鹿角膏

LU JIAO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1%
心經 18%
肺經 18%
脾經 18%
腎經 13%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鹿角膏方劑中包含鹿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鹿角性溫,味甘鹹,歸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之功效。鹿角中的膠原蛋白和磷酸鈣等物質,能有效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泄、精氣不足等症狀,為鹿角膏方劑的關鍵藥材之一。
  2. 活血化瘀:鹿角具有活血化瘀、生肌止痛之效。其成分中的鹿角膠,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流動性,並加速傷口癒合,適合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病症。

因此,鹿角膏方劑中加入鹿角,既能補腎壯陽,又能活血化瘀,達到治療多種疾病的效果。

鹿角膏方中加入白蘞,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祛風濕止痛:白蘞味辛性溫,入肝經,具祛風濕、止痛之效。鹿角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痹痛等症,白蘞可配合鹿角、川芎等藥材,增強其祛風濕止痛之效,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白蘞亦有活血化瘀之功,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有助於消腫止痛,促進創傷癒合。與鹿角、當歸等藥材搭配,可更有效地促進血行,改善局部循環,達到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發背。毒腫,痛不可忍。

傳統服藥法


鹿角1只(燒作炭,候冷,搗篩為末),麥飯石約半斤(淨洗乾,碎如棋子大,有作末者,去之,於淨熨斗中熬令色赤,投於米醋中,良久濾出;又熬如此9遍訖,篩為末。麥飯石者,即磨刀石及磑石是),白斂1大兩(搗羅為末)。
上為細末,各取1大匙,以米酢5合,文武火煎之,酢少,又旋添,約煎五十沸巳來,即止,令稀稠如糊,以新淨瓷器盛之。
用故帛塗藥貼瘡上,1日1易,膿出為度,瘡退,即膏敷之。
麥飯石膏(《聖惠》卷六十二)、三神膏(《聖濟總錄》卷一三一)、靈應膏(《外科精義》卷下)、麥飯石圍散(《遵生八箋》卷十八)。本方改為散劑,名「鹿角散」(見《聖惠》)。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鹿角膏, 出處:《聖惠》卷五十七。 組成:鹿角(燒)。 主治:蠷螋尿瘡。

鹿角膏,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二。 組成:鹿角尖。 主治:一切癰癤初起者。

鹿角膏,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七二引《千金月令》。 組成:鹿角1隻(燒作炭,候冷,搗篩爲末),麥飯石約半斤(淨洗乾,碎如棋子大,有作末者,去之,于淨熨鬭中熬令色赤,投于米醋中,良久濾出;又熬如此9遍訖,篩爲末。麥飯石者,即磨刀石及硙石是),白斂1大兩(搗羅爲末)。 主治:發背。毒腫,痛不可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