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耳神丹

通耳神丹

TONG ER SHEN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中性 (1.0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1%
肝經 24%
脾經 24%
肺經 12%
腎經 6%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通耳神丹」方劑中使用龍齒,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鎮靜止痛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龍齒,即龍骨,為動物骨骼化石,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其清熱解毒之效可緩解耳部炎症,而鎮靜止痛作用則能緩解耳痛不適。此外,龍齒還能起到收斂止血的作用,有助於控制耳出血等症狀。因此,在「通耳神丹」中加入龍齒,可有效改善耳部疾病引起的諸多不適,達到通耳止痛的效果。

「通耳神丹」方劑中加入「冰片」,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耳部炎症、疼痛、腫脹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 芳香開竅,通利耳竅: 冰片氣味芳香,能通利耳竅,改善耳鳴、耳聾等症狀。其揮發性有助於藥物滲透耳部,發揮藥效。

總而言之,冰片在「通耳神丹」方劑中,以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芳香開竅等功效,幫助治療耳部疾病。

通耳神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氣味濃烈,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對於耳聾、耳鳴等因氣滯血瘀、經絡不通所致的病症,麝香能有效地開通耳竅,改善聽力。
  2. 活血止痛: 麝香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耳部疼痛、腫脹等症,麝香能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緩解患者的痛苦。

總而言之,麝香在通耳神丹中起着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耳神丹是一種以中草藥為基礎的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硃砂被譽為具特殊療效的藥材。硃砂,化學成分為硫化汞,傳統認為它能夠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根據中醫理論,硃砂能夠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舒緩耳部因血液不暢所造成的不適感。

耳朵的健康與中醫的腎臟功能密切相關,而硃砂能夠通過促進腎氣的運行,幫助改善耳部的功能。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往往與腎虛有關,而硃砂的使用有助於增強腎氣,對這些症狀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此外,硃砂在中藥學中也具備鎮靜安神的作用,能減輕患者的焦慮及緊張情緒,進而促進耳部疾病的恢復。因此,通耳神丹的組成中包含硃砂,正是基於其能提升耳部健康及整體調理的多重效益。

通耳神丹方劑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行氣止痛: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耳痛多因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所致,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耳痛。

2. 消腫散結:乳香亦具有消腫散結之效,對於耳部腫脹、積液等症狀,可以起到消散作用。同時,乳香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有利於耳部疾病的恢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通耳神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耳聾」,其設計目的在於透過外用塞耳的方式,直接作用於耳竅,以恢復聽覺功能。古代醫家認為耳聾與「竅閉」或「氣血不通」相關,故藉由藥物滲透、開竅通閉,達到「通耳聰」之效。方中強調「塞三日取出,即耳聰不再聾」,顯示其求速效的特性,且「不必三丸」暗示單次療程即可見效。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鼠膽

  • 角色:君藥(主藥)。
  • 傳統理論:鼠膽性寒,《本草綱目》載其能治「耳聾」,屬「以膽通竅」之思維。中醫認為動物膽汁(如熊膽、蛇膽)具清熱、解毒、開閉之效;鼠膽取「同氣相求」之理,可能藉其苦寒之性,滲透耳竅以清熱通閉。
  • 現代推測:膽汁中的膽酸類成分或可局部消炎,緩解耳道腫脹阻塞。

2. 龍齒

  • 角色:臣藥(輔助君藥)。
  • 傳統理論:龍齒(古代指化石類藥物)性澀,常用於鎮驚安神,此處或取其「重鎮」特性,安定耳竅氣機。

3. 冰片、麝香

  • 角色:佐使藥(引經與增效)。
  • 傳統理論:二者均為芳香開竅要藥,能「透關利竅」。冰片(龍腦)性涼,善散鬱火;麝香辛溫走竄,穿透力極強,可引藥直達病所。
  • 現代推測:揮發性成分促進局部藥物吸收,改善耳部微循環。

4. 朱砂、乳香、潮腦(樟腦)

  • 角色:協同藥。
  • 傳統理論
    • 朱砂:鎮心安神,古人認為耳聾與心神不寧相關,用其「鎮靜」耳竅。
    • 乳香:活血止痛,可能用於兼治耳道瘀阻。
    • 潮腦:樟腦的別稱,性熱,能散寒通絡,與冰片寒溫互制,共奏通竅之效。

人乳為丸、絲綿裹之

  • 人乳在古代視為滋養陰液之品,可能作為賦形劑以緩和藥性;絲綿包裹避免藥物直接刺激耳道,符合「緩釋」概念。

邏輯推理與整體作用

此方結合「清熱(鼠膽)、開竅(冰片、麝香)、鎮靜(龍齒、朱砂)、活血(乳香)」四類藥物,推測其治療原理如下:

  1. 直接通竅:麝香、冰片穿透耳道黏膜,改善局部氣血淤滯。
  2. 消炎鎮靜:鼠膽、朱砂可能減輕耳道炎症或神經性腫脹。
  3. 綜合調理:寒溫藥性並用,平衡耳竅陰陽,恢復聽覺功能。

此方體現古代「外治直達病所」的思維,針對「閉塞性耳聾」或「突發性耳聾」可能有短期刺激作用。然其組成含動物膽汁及礦物藥,現代應用需進一步驗證安全性及機轉。

傳統服藥法


鼠膽1枚(覓一大鼠先以竹籠養之,後以紙為匣子,引其藏身,內用果品,令其自食;久之忽然用棒捶擊死,立時取膽,乾者可用,用水調化,俱入藥末中),龍齒1分,冰片1分,麝香1分,朱砂1分,乳香半分,潮腦半分。
上各為極細末,以人乳為丸,如綠豆大,外用絲綿裹之,不可太大。
臨用塞入耳之深處,至不可受而止。塞3日取出,即耳聰不再聾,不必3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禁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通耳神丹, 出處:《石室秘錄》卷四。 組成:鼠膽1枚(覓一大鼠先以竹籠養之,後以紙爲匣子,引其藏身,內用果品,令其自食;久之忽然用棒捶擊死,立時取膽,乾者可用,用水調化,俱入藥末中),龍齒1分,冰片1分,麝香1分,朱砂1分,乳香半分,潮腦半分。 主治:耳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