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煮兔方

神效煮兔方

SHEN XIAO ZHU TU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0.4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50%
脾經 50%
肺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煮兔方」中加入桑白皮,主要是利用其 清肺止咳 的功效。桑白皮性寒,味苦,入肺經,能宣肺泄熱,止咳化痰,對於肺熱咳嗽、痰黃粘稠、氣喘胸悶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桑白皮還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以緩解兔子的水腫或積液症狀。因此,在「神效煮兔方」中加入桑白皮,既能緩解兔子肺部的炎症,又能促進體液循環,有利於兔子的恢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效煮兔方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要用於治療「消渴」之症。消渴相當於現代的糖尿病及相關代謝異常疾病,其臨床特徵多見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等。古代醫家認為消渴與陰虛燥熱、津液耗傷有關,而此方以「食療」形式調理,通過益氣養陰、清熱生津以緩解症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兔肉

  • 性味歸經:甘、涼,入脾、胃經。
  • 功效:古代《本草綱目》記載兔肉能「補中益氣,止渴健脾」,屬高蛋白、低脂之品,符合消渴患者需滋養但忌肥甘的原則。其性涼可清虛熱,甘味能生津益氣,適合陰虛內熱之消渴。

2. 桑根白皮(桑白皮)

  • 性味歸經:甘、寒,入肺經。
  • 功效
    • 瀉肺清熱:桑白皮能清瀉肺火,肺為水之上源,若肺熱津傷則口渴引飲,此藥可從源頭緩解燥熱。
    • 生津止渴:其甘寒之性可滋陰生津,助兔肉共奏潤燥之功。
    • 利水泄濁:消渴患者多伴小便不利或過多,桑白皮能通調水道,間接調節水液代謝。

配伍邏輯

  • 標本兼顧:兔肉補虛治本,桑白皮清熱治標,二者協同針對消渴「陰虛燥熱」的核心病機。
  • 藥食同源:以食材配伍藥物,避免攻伐過猛,符合古代「寓療於食」的調理思維。
  • 協同增效:桑白皮增強兔肉的滋陰效果,兔肉中和桑白皮的寒性,減少傷胃之虞。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通過「清熱生津、補益氣陰」雙重路徑:

  1. 清熱:桑白皮瀉肺火,解除上焦燥熱所致的多飲。
  2. 生津:桑白皮與兔肉共滋陰液,緩解口乾。
  3. 補虛:兔肉補中益氣,改善因消渴日久導致的消瘦乏力。
  4. 調節代謝:桑白皮利水可能輔助調節血糖代謝(以傳統理論「水津佈散」解釋)。

總結

神效煮兔方以簡潔的食療組合,體現古代「藥食同療」的智慧,尤其適合消渴初期或輕症屬「肺胃陰虛」者。其配伍邏輯清晰,兼顧清熱與補虛,符合中醫「扶正祛邪」的治則。

傳統服藥法


兔1只,新桑根白皮半斤(細銼)。上剝兔去皮及腸胃,與桑根白皮同煮,爛熟為度,盡力食肉,並飲其汁,即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煮兔方, 出處:《聖惠》卷九十六。 組成:兔1隻,新桑根白皮半斤(細銼)。 主治:消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