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頭方

MU TOU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0.4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50%
脾經 50%
肺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沐頭方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桑白皮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之效。沐頭方多用於治療頭風、頭瘡、濕疹等症,桑白皮可清熱解毒,消炎止癢,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2. 除濕止癢:桑白皮同時具有一定的除濕止癢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因濕熱引起的頭部瘙癢、頭皮屑等症狀。沐頭方中添加桑白皮,能夠更好地清除濕氣,改善頭部環境,促進頭皮健康。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沐頭方」之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聖濟總錄》、《奇效良方》、《太平聖惠方》、《外臺祕要》等古籍記載,不同配伍的「沐頭方」主要針對以下病症:

主要功效與病症

  1. 脈極虛寒,鬢髮墮落不生長:
    • 《聖濟總錄》、《外臺祕要》皆明確指出,以桑白皮為主藥的沐頭方,其主要功效在於治療「脈極虛寒,鬢髮墮落,不生長」。
    • 古籍中還記載了以麻子、白桐葉配伍的沐頭方,同樣具有使鬢髮不落而生的功效。
    • 桑白皮的藥理特性:桑白皮具有清肺止咳、利尿消腫、降壓平喘等多重功效。針對此症,其溫補作用可能與改善頭皮血液循環,滋養毛囊,從而達到促進頭髮生長,防止脫落的效果相關。
  2. 風頭痛,頭旋目眩,四肢煩痛,坐臥不安:
    • 《奇效良方》與《太平聖惠方》皆提及此類症狀。
    • 此類沐頭方多以祛風止痛、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為治療原則。
    • 常見藥物組合如:蔓荊子、川芎、玄參、石膏、甘菊花、葛根;或黑豆、獨活、荊芥、石膏、黃芩;或甘菊花、獨活、莽草、皁莢、桂心、杜蘅、防風、細辛、川椒、茵芋、白芷、石膏等。
    • 這些藥物組合共同作用,旨在祛除風邪,緩解頭痛、眩暈等不適,並藉由活血通絡,改善四肢煩痛,達到安眠之效。
  3. 發墮落(脫髮):
    • 《外臺祕要》另提出以生柏葉、附子、豬膏為配伍的沐頭方,主治脫髮。
    • 此方使用附子溫補,並以豬膏滋潤頭皮,配合柏葉之收斂作用,可能針對氣血不足,或頭皮乾燥所致的脫髮問題。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以上古籍記載,各種沐頭方的治療原理可以概括為:

  1. 溫補氣血,滋養毛囊: 針對脈極虛寒所致的脫髮,以桑白皮等藥物,通過溫補氣血,改善頭皮血液循環,滋養毛囊,從而達到促進頭髮生長,防止脫落的目的。
  2. 祛風散寒,疏通經絡: 針對風頭痛等症狀,以蔓荊子、川芎、獨活、荊芥等藥物,具有祛風散寒,疏通經絡之效,能緩解頭痛眩暈等症狀。
  3. 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石膏、黃芩等藥物,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改善頭皮炎症,配合活血止痛藥物如川芎,可緩解疼痛。
  4. 外用給藥,直達病所: 通過將藥物煮水,以沐頭方式給藥,使藥物直接作用於頭皮,更易發揮藥效。熱力作用亦能促進頭皮血液循環,增強藥物吸收。

總而言之,古籍中記載的「沐頭方」並非單一方劑,而是根據不同病症,選用具有特定功效的藥物組合而成,其治療原理多基於中醫整體觀,結合辨證論治,從溫補氣血、祛風散寒、清熱解毒等多方面著手,以達到治療目的。

傳統服藥法


桑白皮(銼)。潤澤頭髮。
以水淹,煮5-6沸,去滓,洗須鬢。數數為之,即自不落。
(《普濟方》卷五十引《海上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沐頭方, 出處:《肘後方》卷六。 組成:桑白皮(銼)2-3升。 主治:潤澤頭發。主治:脈極虛寒,須鬢禿落,不生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