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白皮沐頭方
SANG BAI PI MU TOU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寒 (0.45)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50%
脾經 50%
肺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桑白皮沐頭方中包含桑白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熱、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可有效清除頭部熱毒,緩解頭痛、頭暈等症狀。
- 潤肺止癢:桑白皮能滋潤肺燥,止癢止痛,適用於治療頭部皮膚瘙癢、頭皮屑、濕疹等症。桑白皮與其他清熱解毒藥材配合使用,可改善頭皮環境,促進頭部皮膚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1. 原文理解
「桑白皮沐頭方」主治「脈極虛寒,鬢髮墮落」。此處「脈極虛寒」指氣血極度虛弱且兼寒象,導致毛髮失養而脫落;「鬢髮墮落」則明確指出鬢角及頭部毛髮脫落的症狀。
2. 病理機轉探討
- 氣血虛寒與脫髮:中醫認為「髮為血之餘」,毛髮生長依賴氣血濡養。若氣血虛弱,加上寒邪凝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毛囊失於溫煦濡潤,則毛髮枯槁脫落。
- 桑白皮的角色:桑白皮性甘寒,傳統用於瀉肺行水,但此方取其外用法,可能通過局部刺激或滋潤作用改善頭皮環境,間接促進生髮。
二、組成邏輯及治療原理
1. 藥物特性與方劑結構
- 桑白皮(2升):
- 性味歸經:甘寒,歸肺經。
- 外用功效:
- 《本草綱目》載桑白皮可「潤澤毛髮」,其黏液質可能具有保濕、潤燥作用,改善頭皮乾燥。
- 煎煮後黏液質釋出,形成保護層,減少毛髮斷裂。
- 推測機理:
- 甘寒生津,滋潤髮根與頭皮,緩解虛寒所致乾枯。
- 局部微溫刺激(煮湯沐頭)助氣血流通,破除寒凝。
2. 製法與用法邏輯
- 煎煮法:「水淹漬,煮5-6沸」旨在提取桑白皮有效成分(如桑皮苷、黏液質),並保留其潤澤之性。
- 外洗頻率:「數數為之」強調頻繁使用,反映古代對外治法的重視,透過持續局部作用改善循環與營養供給。
3. 整體治療原理
- 標本兼顧:
- 治標:直接潤澤毛髮與頭皮,減少脫落。
- 治本:透過溫通(熱湯外洗)與滋潤(桑白皮),改善氣血虛寒的局部表現。
- 從肺論治:肺主皮毛,桑白皮歸肺經,外洗可能透過「肺-皮毛」關聯調節毛髮健康。
三、綜論與應用啟發
此方體現中醫「外治法」與「簡便驗廉」的特色,雖單用桑白皮,但結合煎煮與頻繁外洗的設計,符合古代對虛寒脫髮的病理認識。現代可從其「潤髮」與「安髮」機制進一步探討,例如桑白皮黏液質對頭皮屏障的修復作用,或溫熱刺激對毛囊活性的影響。
傳統服藥法
桑白皮2升(細切)。
安發生發潤發。
上以水淹漬,煮5-6沸,去滓,洗沐鬢發,數數為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桑白皮沐頭方, 出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組成:桑白皮2升(細切)。 主治:安發生發潤發。主治:脈極虛寒,鬢發墮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