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湯

石灰湯

SHI HUI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50%
肝經 50%
脾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石灰湯中加入石灰,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殺菌消毒: 石灰具有強烈的鹼性,能夠有效殺滅細菌和真菌,抑制感染,是古代醫家常用的消毒藥物。特別是對於一些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潰瘍、創傷感染等,石灰湯的殺菌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2. 收斂止血: 石灰具有收斂作用,能夠促進創口癒合,並能減少出血,達到止血的效果。對於一些外傷出血或組織損傷,石灰湯可以幫助止血,減少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石灰湯中加入石灰,充分利用其殺菌消毒和收斂止血的特性,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石灰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主治症候:產後玉門不閉(即產後陰道鬆弛未復)。
古代醫家認為,產後氣血耗損,衝任失調,可能導致下體收攝無力。石灰湯外用於局部,取其收斂固澀之性,協助玉門緊縮恢復。此方屬外治法,反映古人對產後局部生理變化的直觀觀察與簡便處理。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主藥

  • 石灰(1升,熬之)
    • 性味:辛、溫,有毒(外用為主)。
    • 傳統功效:具強烈燥濕殺蟲、收斂止血、腐蝕赘疣之效,古方多外用於瘡瘍、金創出血等。
    • 本方作用邏輯:
      1. 物理收斂:石灰遇水生成氫氧化鈣(熟石灰),呈鹼性,可使蛋白質變性,促使組織表面輕微收縮。古人不明化學原理,但經驗上觀察到其緊固作用。
      2. 溫熱刺激:石灰溶於水放熱,溫熱坐浴可促進局部氣血流通,輔助產後修復。

用法特點

  • 水2鬥,適寒溫坐浴:以溫熱灰水浸泡,透過溫熱與藥性雙重作用,刺激局部肌肉張力。
  • 「須臾更作」:短時間反覆操作,可能意在維持藥效持續刺激,避免長時間接觸造成皮膚灼傷。

綜合理路

此方以石灰單味為君,利用其化學特性與溫熱效應,直接作用於患處,推測其機理為:

  1. 收斂固脫:通過局部組織輕微脫水與蛋白沉澱,暫時性地增強肌肉緊密度。
  2. 溫通氣血:產後多虛寒,溫熱坐浴可改善局部循環,間接促進恢復。

限制與思考
古人所用「石灰」多為生石灰(氧化鈣)或熟石灰(氫氧化鈣),其刺激性強,現代應用需嚴格控制濃度與時間。此方體現古代「以毒攻毒」「外治捷法」的思維,然其安全性與確切療效需進一步驗證。

傳統服藥法


石灰1升(熬之)。
以水2鬥,投灰中,適寒溫,入水中坐,須臾更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石灰湯, 出處:《證類本草》卷五引《肘後方》。 組成:石灰1升(熬之)。 主治:産後玉門不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