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神千金方

如神千金方

RU SHEN QIAN JIN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偏寒 (0.7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20%
心經 12%
腎經 12%
肺經 7%
膀胱經 7%
大腸經 7%
膽經 6%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千金方》中使用信石,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解毒殺菌:信石性寒,味苦,具解毒殺菌之效。古代醫家認為信石可以治療瘡瘍、蛇蟲咬傷、瘟疫等疾病,其解毒效果顯著。

2. 燥濕止癢:信石性燥,可以祛除濕氣,止癢止痛。古代醫家用信石治療濕疹、癬症等皮膚病,取得不錯的療效。

然而,信石屬於重金屬,具有毒性,使用需謹慎,需由專業醫師指導,不可自行服用或外敷。

神效千金方中使用白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止痛: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脾、胃經,具有解毒、止痛、止血、燥濕等功效。方中若有毒邪、濕邪等病因,白礬可起到解毒、驅邪、止痛的作用。

2. 收斂生肌:白礬亦具收斂生肌之效。對於潰瘍、創傷等外傷,白礬可收斂傷口,促進癒合。

總之,白礬在神效千金方中,主要發揮解毒止痛、收斂生肌的作用,為方中重要藥材之一。

神千金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鉛丹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在古代醫學文獻中,鉛丹常被用於治療某些皮膚病和熱症,主要是因為其能夠有效處理因濕熱所引發的病症。然而,鉛丹的使用需要極為謹慎,因為鉛屬於重金屬,其毒性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基於這一點,古代醫者在使用鉛丹時,通常會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並在線上調配時,與其他藥材相互補充,減少鉛丹的毒副作用。同時,隨著現代醫學和毒理學的進步,許多有關鉛丹的研究也提醒我們,應該謹慎評估中藥方劑的組成,並從科學的角度重新審視傳統療法的安全性。因此,對於以鉛丹為成分的方劑,現代醫療界建議使用者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正確的辨證施治。

神農本草經將全蠍列為「有毒」之物,但在中藥方劑中卻常被使用,主要原因如下:

  1. 毒性可控:全蠍的毒性較弱,且經過炮製處理後可降低毒性。
  2. 藥性專攻:全蠍具有通經活絡、散結消腫、止痛止痙等功效,對於一些特定疾病,如中風、半身不遂、驚癇抽搐、風濕痺痛等,療效顯著。

因此,全蠍在中藥方劑中被合理使用,並非單純追求毒性,而是基於其藥性與療效的考量。

神千金方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方劑,廣泛應用於臨牀,特別是在痛症的治療上。此方劑中包含烏頭,其主要成分為烏頭鹼,具有強烈的鎮痛效應。烏頭的使用根基於其有效成分對於神經痛和關節炎等病症的顯著療效。傳統中醫理論認為,烏頭可以舒筋活血、散寒止痛,對於風寒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然而,烏頭的毒性問題也需引起重視。其成分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臨牀應用中必須謹慎,應遵循醫師的指示,確保劑量的安全。同時,烏頭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以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提升療效並減少毒副作用的風險。

在掌握烏頭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的基礎上,神千金方能更有效地為患者提供救助,展現中醫藥的深厚智慧和治療潛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如神千金方」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又名「枯痔散」,主治痔漏。古代醫家認為痔瘡多由濕熱下注、氣血瘀滯所致,此方通過腐蝕、收斂、止痛等作用,促使痔核乾枯脫落,適用於久年痔瘡或痔漏(痔瘡合併瘻管)之症。

二、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分析

    • 信石(砒霜):性味辛熱大毒,具強烈腐蝕性,能「枯痔」使痔核壞死脫落,為古方治痔要藥。
    • 明礬:酸澀寒,收斂止血、燥濕殺蟲,助信石凝固組織蛋白,減少出血。
    • 黃丹(鉛丹):辛微寒,解毒生肌、收斂瘡面,與信石同用可緩解其烈性。
    • 蠍梢:辛平有毒,擅通絡止痛、攻毒散結,針對痔瘡疼痛及瘀滯之證。
    • 草烏:辛熱大毒,散寒止痛、麻醉局部,減輕外用腐蝕藥之痛感。
  2. 炮製與配伍邏輯

    • 煅製法:信石與明礬共煅,生成低毒性的「枯痔散」主成分(如三氧化二砷),減輕單用信石之毒性,同時增強腐蝕痔核之效。
    • 協同作用:黃丹、草烏、蠍梢佐制信石之烈性,兼顧止血、止痛、生肌,形成「腐蝕—止血—止痛」聯動機制。
  3. 治療原理推論

    • 腐蝕去痔:信石為主藥,直接破壞痔核組織,使痔體壞死脫落。
    • 收斂固脫:明礬、黃丹收縮血管與瘡面,減少滲出,防止感染。
    • 通絡止痛:蠍梢、草烏疏通局部氣血,緩解瘀滯疼痛,助藥力透達。
    • 外治法優勢:通過局部用藥,直達病所,避免內服毒性風險,符合「外科以消為貴」之原則。

三、總結
本方以「腐蝕枯痔」為核心,結合收斂、止痛、解毒之品,體現古代外科「猛藥去疴」與「攻邪不傷正」的配伍智慧。其機理在於以毒攻毒,通過化學性壞死促使痔核萎縮,輔以收斂生肌藥物,兼顧療效與安全性(以當時醫學認知為前提)。

傳統服藥法


好信石(色黃明者)3錢(打如豆大),明白礬兩(為末),好黃丹(水飛,炒變色)5錢,蠍梢7個(淨洗,瓦上焙乾,研末),草烏(緊實光滑者,去皮,生研末)1錢。
上將紫泥灌以炭火煅紅,放冷拭淨;先下明礬燒令沸,次下信石,入礬內拌勻,文武火煅,候沸,再攪勻;次看罐通紅煙起為度,將罐掇下,待冷取,研末,方入草烏、黃丹、蠍梢三味,再同研極細,入瓷罐內收貯。
如欲敷藥,先煎甘草湯,或蔥椒煎湯,洗淨患處,然後用生麻油調前藥,以鵝毛掃藥痔上,每日敷藥3次。之後,必去黃水如膠汁,而痔頭漸消,痔病年遠者,不出10日可取盡,日近者,俱化為黃
本方方名,《外科十三方考》引作"枯痔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如神千金方, 出處:《外科發揮》卷七。 組成:好信石(色黃明者)3錢(打如豆大),明白礬1兩(爲末),好黃丹(水飛,炒變色)5錢,蠍梢7個(淨洗,瓦上焙乾,研末),草烏(緊實光滑者,去皮,生研末)1錢。 主治:痔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