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貼熁敗龜膏」中包含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補腎,活血止痛: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頭暈目眩等症狀,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疼痛。
- 修復損傷,消炎止癢:龜板中的膠原蛋白和多醣類物質,具有修復組織、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燒傷、燙傷等外傷,並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瘙癢和疼痛。
因此,龜板在「貼熁敗龜膏」中起到滋陰補腎、活血止痛,以及修復損傷、消炎止癢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改善病患的症狀。
「貼熁敗龜膏」中使用「百草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百草霜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炎症,減輕瘡瘍腫痛。對於外傷感染、膿瘡等病症,能起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二、收斂生肌:百草霜具有收斂生肌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對於潰瘍、燒傷燙傷等病症,能加速傷口修復,避免留下疤痕。
因此,在「貼熁敗龜膏」中加入「百草霜」,能夠發揮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減輕患者痛苦。
「貼熁敗龜膏」方劑中加入木鱉子,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消腫散結: 木鱉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膏藥所治療的瘡瘍、腫毒等症狀,木鱉子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腫塊,促進傷口癒合。
二、活血化瘀: 木鱉子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對於膏藥治療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也有一定幫助。
因此,木鱉子在「貼熁敗龜膏」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的功效,為治療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症狀提供輔助作用。
「貼熁敗龜膏」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是考慮到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創傷癒合,對於熁敗引起的局部紅腫、疼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補血養血:當歸性溫,味甘,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熁敗傷及皮肉,常伴隨氣血不足,使用當歸有助於補益氣血,促進組織修復。
因此,將當歸加入「貼熁敗龜膏」方劑,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養血等多重作用,有利於治療熁敗傷。
「貼熁敗龜膏」方劑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脾、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之效。膏藥多用於外敷,桂枝可溫熱藥性,促進藥物滲透,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寒邪入侵所致的疼痛。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桂枝常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如與當歸、川芎等活血化瘀藥物配合,可增強溫經散寒、活血止痛之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桂枝在「貼熁敗龜膏」方劑中起到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可以更好地治療寒邪入侵所致的疼痛。
「貼熁敗龜膏」中包含沒藥,主要原因有二:
- 消腫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貼熁敗龜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沒藥能有效消散瘀血,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 生肌斂瘡: 沒藥還具有生肌斂瘡的作用,能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傷口癒合。貼熁敗龜膏中加入沒藥,可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貼熁敗龜膏」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川芎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敗龜膏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川芎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有助於傷患恢復。
- 通絡止痛,疏通經絡: 川芎具通絡止痛之效,能疏通經絡,解除痺痛。敗龜膏中加入川芎,可以促進氣血流通,解除因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有利於傷患的康復。
貼熁敗龜膏中加入大黃,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瀉火: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敗龜膏主治火毒攻肺,熱邪壅盛所致的咳嗽氣喘、痰黃粘稠、口乾舌燥等症狀。大黃能清肺熱,瀉肺火,降低肺部炎症反應,改善呼吸道症狀。
二、活血化瘀:大黃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肺部的血液供給,有利於肺部的修復與恢復。敗龜膏中加入大黃,可輔助治療因熱邪壅肺導致的氣血瘀滯,進一步緩解肺部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此方劑「貼熁敗龜膏」乃傳統中藥外用膏方,主治「傷折」(即骨折、跌打損傷等外傷)。以下分兩部分解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古代文獻載其功效為「止痛、消腫、散瘀血」,對應「傷折」後常見之局部腫痛、瘀血阻滯。其使用方式為酒煎成膏後外貼,透過皮膚吸收藥力,直接作用於患處。酒能行藥勢、助活血,加強藥物透皮效果,契合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理論。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藥物配伍可分為三大類,協同發揮療效: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當歸、芎藭(川芎):二者為活血行氣經典組合(如「佛手散」),能通經絡、散瘀血,改善局部氣血瘀滯。
- 沒藥:散瘀定痛,專治跌打損傷之痛,與當歸、川芎相輔相成。
- 川大黃:瀉熱逐瘀,既能清瘀血化熱,又能推陳致新,助消腫痛。
溫通經絡、助陽行滯
- 桂心:辛溫走竄,能溫通血脈,促進氣血運行,化解傷後寒凝瘀阻。
- 敗龜(龜板,醋炙):醋炙後增強其散瘀之效,古方多用於筋骨損傷(如《太平聖惠方》),合桂心共奏「溫斂並行」之功。
消腫生肌、調和藥性
- 木鱉子仁:苦微甘,有毒,外用可消腫散結,治瘀血腫痛(如《聖濟總錄》用其治打撲損傷)。
- 百草霜(鍋底灰):收斂止血,兼能吸附濕毒,防止瘀血化熱成膿,與大黃寒溫互制。
綜合方義
全方以「溫通化瘀」為主軸,既用當歸、川芎、沒藥活血行氣,又以桂心、敗龜溫通經絡;大黃、木鱉子清熱消腫,百草霜斂瘡防變。酒煎外用,更增藥力透達之效,共成「止痛消腫、散瘀續傷」之功,針對傷折後氣滯血瘀、腫痛難消之證,符合中醫「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敗龜3兩(塗醋,炙令黃),百草霜2兩,木鱉子仁2兩,當歸2兩(銼,微炒),桂心2兩,沒藥3兩,芎藭2兩,川大黃3兩。
止痛,消腫,散瘀血。
上為細散。
每用之時,先以好酒1升,煎至半升,下火,停酒稍冷,然後入藥末1兩,卻於火上重煎,以匙不住攪成膏,攤於紙上。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貼熁敗龜膏, 出處:《聖惠》卷六十七。 組成:敗龜3兩(塗醋,炙令黃),百草霜2兩,木鱉子仁2兩,當歸2兩(銼,微炒),桂心2兩,沒藥3兩,芎藭2兩,川大黃3兩。 主治:止痛,消腫,散瘀血。主治:傷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