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石膏丸

軟石膏丸

RUAN SHI GAO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7

熱/寒比例

(0.3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50%
胃經 50%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軟石膏丸方劑中含有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對於熱證所致的發熱、口渴、煩躁不安、咽喉腫痛等症狀,石膏能有效清熱解毒,緩解不適。
  2. 收斂生肌: 石膏還具有一定的收斂生肌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減少分泌物,對於外傷、燒傷、燙傷等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因此,軟石膏丸方劑中加入石膏,可以有效發揮其清熱瀉火、收斂生肌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軟石膏丸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食積痰火所致之嗳氣」。中醫理論中,嗳氣多因飲食停滞、胃氣上逆,或痰火鬱結於中焦所致。「食積」指食物難以消化,積滯於胃脘;「痰火」則為痰濕與熱邪互結,阻滯氣機。軟石膏丸以單味石膏為君藥,旨在清瀉胃中鬱熱,兼化痰火,使胃氣得降,則嗳氣自止。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討

  1. 君藥:軟石膏(生石膏)

    • 性味功效:辛甘大寒,歸肺、胃經,傳統用於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本草綱目》謂其「解肌發熱,散鬱火」,尤善清瀉陽明胃經實熱。
    • 針對病機
      • 瀉胃火:石膏直接清解胃中積熱,痰火因熱而膠結,熱去則痰易化。
      • 降逆氣:胃熱上沖易致嗳氣,石膏性沉降,可助胃氣下行。
    • 炮製與用法:研細後以醋糊為丸,醋味酸斂,能緩和石膏寒性,並引藥入肝胃,增強消積散結之效。
  2. 輔助配伍:醋糊為丸

    • 醋具收斂之性,可防石膏過寒傷胃,且能散瘀行滯,助石膏化解食積痰結。
    • 丸劑「如綠豆大」取其緩釋之效,使藥力持續作用於胃脘。
  3. 劑量與服法

    • 每次20丸,以滾湯(熱水)送服,既可稍制石膏之寒,又能溫助胃氣運化,避免寒涼凝滯。

邏輯推理:為何單味石膏能治食積痰火?

  • 熱去痰自消:痰火成因多與熱邪煎灼津液有關,石膏清熱力專,熱退則痰無所附,間接化痰。
  • 通降胃氣:食積嗳氣本質屬胃氣不降,石膏之沉降特性契合「上者下之」的治療原則。
  • 醋協同作用:醋能軟堅散結,助石膏疏通中焦壅滯,二者相配,共奏清熱消積、降逆化痰之效。

此方簡潔,體現中醫「治病求本」思想,針對痰火與食積之根本(胃熱)施治,而非單純止嗳,深合「釜底抽薪」之理。

傳統服藥法


軟石膏不拘多少(研細)。
瀉胃火。
上用醋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20丸,滾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多痰胃腸脹氣

相同名稱方劑


軟石膏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五。 組成:軟石膏不拘多少(研細)。 主治:瀉胃火。主治:食積痰火所致的噯氣。

軟石膏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三。 組成:南星、半夏、軟石膏、香附、炒梔子各等分。 主治:胃中痰火,嘈雜、噯氣。胃中有火有痰,痰火氣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