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肌丹
YU JI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3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玉肌丹方劑中加入石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效。可有效治療因熱毒內蘊導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瘡瘍等,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效果,使肌膚恢復光澤。
- 涼血止血: 石膏亦可涼血止血,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如血熱妄行、血瘀阻滯等,石膏能清熱涼血,止血止痛,促進傷口癒合,改善皮膚紅腫、出血等症狀。
總之,玉肌丹中加入石膏,旨在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有效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達到改善膚質、恢復肌膚健康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玉肌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玉肌丹為外科常用丹劑,載於古代醫籍,主治「癰疽潰後」,即瘡瘍膿腫破潰後期。其核心功用為「拔毒提膿,去腐生新」,針對潰瘍膿腐未淨、新肉難生之證。傳統應用時,常與「五五丹」「重升丹」等依瘡毒輕重配伍選用,屬中醫外科「煨膿長肉」治法之範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與配伍特點
紅升丹(紅粉,1.5克)
為水銀、火硝、白礬等煉製而成的外科要藥,性烈有毒,具強力拔毒化腐之效,能清除潰瘍內死肌敗肉,促進膿液排出。
《醫宗金鑒》載其「治一切瘡瘍潰後,腐肉未脫,膿水不盡」。生石膏(150克)
性寒涼,功能清熱斂瘡,除局部邪熱;其質地細膩可緩和紅升丹峻烈之性,避免過度刺激瘡面,同時吸附滲液,助瘡口乾燥收斂。
配伍要點:
紅升丹與生石膏比例為1:100,以猛藥輕投(紅升丹量極少)結合大量清涼制約之品(石膏),既能拔毒又不傷正,體現中醫「配伍減毒」與「緩峻和藥」的製方思想。
2. 作用機理推論
- 拔毒提膿:紅升丹中汞化合物與瘡面蛋白質反應,溶解壞死組織,液化膿栓,形成「藥捻引流」效應,符合外科「腐去則新生」原則。
- 生肌基礎:石膏清解餘熱,防止毒邪熾盛;其礦物粉末覆蓋瘡面,形成物理屏障,利於肉芽組織生長。
- 分層治療邏輯:
先以紅升丹「攻邪」祛腐,繼以石膏「守正」護瘡,暗合「先消後補」之外科遞進治法。
三、綜論
此方體現中醫外科「以毒攻毒」「腐去新生」的治療哲學,通過礦物藥的化學與物理協同作用,針對潰瘍病理產物(膿、腐)直接干預,其配伍比例與外用形式(藥捻、撒佈)均為臨床經驗之凝練,為傳統瘍科「祛腐生肌」法的典型代表。
傳統服藥法
紅升丹(紅粉)1.5克,生石膏150克。
拔毒提膿,去腐生新。
先將紅升入乳鉢內研細,再加生石膏研成極細末,裝褐色玻璃瓶內,不宜見光。
用棉花蘸藥少許輕撤瘡面上,或用藥捻(藥條)蘸藥插入瘡口。
玉肌丹 五五丹、重升丹三方,量瘡毒輕重選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玉肌丹, 出處:《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組成:紅升丹(紅粉)1.5g,生石膏150g。 主治:拔毒提膿,去腐生新。主治:癰疽潰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