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雄漆膏中包含雄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抗菌殺蟲作用: 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的功效。古籍記載,雄黃可用於治療皮膚癬症、溼疹、疥瘡等皮膚病,可有效殺滅病原微生物,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皮膚瘙癢。
2. 抑菌防腐作用: 雄黃本身具有天然的抑菌防腐作用,可有效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防止傷口感染。在雄漆膏中,雄黃可以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藥效,延長藥膏的有效期。
因此,雄黃在雄漆膏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是該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雄漆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産後一切血痛、兒枕諸痛」,即產後因惡露不暢、瘀血內停所致的腹痛,俗稱「兒枕痛」。古代醫家認為,產後氣血虛弱,易致瘀血阻絡,不通則痛。本方以活血散瘀、破結止痛為核心,針對產後瘀血內阻之實證。
二、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生漆(火熬極熟)
- 性味功效:辛、溫,有毒,具破血消積、通經殺蟲之效。
- 作用推論:生漆經火熬後,其辛烈之性稍減,而破瘀之力仍強,能深入血分,破除停滯之惡露與瘀血,尤其擅治「久瘀成塊」之痛,如兒枕痛。
雄黃(研末)
- 性味功效:辛、溫,有毒,能解毒辟穢、燥濕殺蟲,亦有散結消癥之效。
- 作用推論:雄黃配合生漆,既可增強破瘀之功,又能防止瘀久化熱成毒(如產後感染)。其辛溫之性可助血行,燥濕之效可祛子宮寒濕瘀滯。
配伍與製法邏輯
- 協同增效:生漆與雄黃皆具毒性,然二者合用,反能以毒攻毒,破除頑固瘀血。生漆「走而不守」,雄黃「散而不滯」,共奏通絡止痛之效。
- 製法特點:以火熬生漆至「極熟」,降低其刺激之性;再以瓷盞、油紙隔絕塵埃,防藥性變質。酒調服,借助酒性溫通,助藥力直達病所。
三、治療原理綜述
此方以「峻藥緩攻」為思路,針對產後瘀血實痛而設。生漆破血力猛,雄黃散結解毒,二者相配直攻胞宮瘀滯。然需注意,此方適用於體質偏實、瘀阻明顯者,若氣血虛弱過甚則非所宜。其效重在「通」,瘀去則痛止,符合「不通則痛,通則不痛」之理。
傳統服藥法
生漆1兩(火熬極熟,入雄末調勻),雄黃1兩(研末)。
上以瓷盞熬漆熟,入雄末,和膏得所,以油紙覆之,勿染塵。
每服5分,滾酒化開,調勻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雄漆膏, 出處:《醫統》卷八十五。 組成:生漆1兩(火熬極熟,入雄末調勻),雄黃1兩(研末)。 主治:産後一切血痛、兒枕諸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