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雄靈散方劑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有二:
- 殺蟲止癢: 雄黃性味辛溫,具有殺蟲解毒的功效,可以有效抑制皮膚表面的寄生蟲,治療疥瘡、濕疹等皮膚病引起的瘙癢。
- 燥濕祛風: 雄黃兼具燥濕祛風之效,對於風濕痺痛、皮膚濕疹等症,可以起到驅除風濕、乾燥濕氣的作用,緩解症狀。
因此,雄靈散中加入雄黃,不僅可以發揮其殺蟲止癢的功效,同時也能起到燥濕祛風的作用,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
雄靈散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活血止痛: 五靈脂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雄靈散治療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五靈脂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祛風除濕: 五靈脂亦具祛風除濕之效。對於跌打損傷後引起的風寒濕邪入侵,五靈脂可驅散寒濕,促進傷口癒合,避免病情遷延。
因此,五靈脂的加入,可有效提升雄靈散的活血止痛、祛風除濕功效,使其在治療跌打損傷方面更加全面有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雄靈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毒蛇所傷,昏悶欲死者」,為急救外治之方。其效聚焦於解毒、定痛、醒神,針對蛇毒攻心所致氣血逆亂、神昏危證。雄黃辛溫峻烈,五靈脂甘溫通瘀,二者相配,外敷內服並行,既解局部熱毒壅滯,又調氣血以護心神,堪稱古代蛇傷急救簡效之法。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雄黃(半兩,明好者研)
- 性味辛溫有毒,主入肝胃經,功專「殺百毒,辟邪氣」(《神農本草經》)。其性烈能散結滯,尤善解蛇蟲之毒。古人認為蛇毒多屬風火濕熱之邪,雄黃以毒攻毒,可直折其勢;研末外用則能燥濕斂瘡,防毒邪蔓延。
五靈脂(一兩,酒洗去砂石)
- 為寒號蟲糞,味甘性溫,入肝經血分,功能「通利氣脈,散血和血」(《本草綱目》)。酒洗去雜質後,更增其活血化瘀之效。蛇傷後局部腫痛青紫,乃氣滯血瘀之象,五靈脂能通瘀止痛,改善氣血壅塞;內服亦可引藥入血分,助雄黃解毒外達。
配伍原理
- 毒徹瘀消:雄黃解毒為君,五靈脂化瘀為臣,一解一通,共成「毒去則血自活,瘀散則毒無依」之效。
- 內外並治:內服酒調,借酒性辛散引藥速行;外敷瘡口,直抵病所。雙向截斷毒邪內攻之路,契合「急則治標」之則。
- 動靜相濟:雄黃靜而固守解毒,五靈脂動而走散通瘀,動靜相合,兼顧解毒與護正。
此方簡悍,體現古人「以毒攻毒、從血分論治」之思路,然其效建立在準確辨證(蛇毒屬陽證、實證)及及時用藥之上,後世發展中亦見加減,如配蟾酥以增解毒之力。
傳統服藥法
雄黃半兩(明好者。研),五靈脂1兩(真者。酒洗,去砂石,乾用)。
上為細末。
每服2錢,酒調灌之,即以藥末調塗瘡口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雄靈散, 出處:《瑞竹堂方》卷五。 組成:雄黃半兩(明好者。研),五靈脂1兩(真者。酒洗,去砂石,乾用)。 主治:毒蛇所傷,昏悶欲死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