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煉毒丹
LAN DU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醫大全》卷十六引《劉氏秘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中性 (1.04)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煉毒丹方中包含石膏,實乃利用其寒涼解毒之性,配合其他藥物以達到特定療效。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散結之效。其寒涼之性可清解燥熱,瀉火解毒,散結消腫,對於因熱毒所致的疾病,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癰疽瘡瘍等,皆有良好的療效。
煉毒丹方中加入石膏,主要目的在於清解毒熱,防止毒素蔓延,並配合其他藥物,以達到解毒、消腫、止痛等目的。
中藥方劑[煉毒丹]的組成中,包含[砒霜],因為砒霜具有強效的解毒和消腫作用。砒霜在中醫中被用於處理由毒素引起的疾病,尤其是對於由外邪或內毒引起的皮膚病和腫脹有顯著的效果。砒霜能夠迅速清除體內的毒素,並且具有消腫和消炎的功能,這使得[煉毒丹]在治療由毒素引起的問題時更為有效。然而,由於砒霜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必須非常謹慎,以避免中毒或副作用。其強效的解毒功效使[煉毒丹]在急性中毒或毒素積聚的治療中更為突出。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煉毒丹之傳統功效與主治
此方劑主治「走馬牙疳」,為古代中醫對口腔黏膜急速潰爛、牙齦壞疽之危重證的稱呼,特徵為潰爛迅速、腐肉脫落,甚者可穿腮破唇。其病機多因熱毒熾盛,或脾胃積熱上攻,兼感穢濁邪毒所致。煉毒丹以外用漱口之法,旨在清解熱毒、殺蟲斂瘡,以遏止腐蝕、促進生肌。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熟石膏(主藥)
- 性味辛甘大寒,歸肺胃經,傳統用於清熱瀉火、斂瘡生肌。
- 走馬牙疳潰爛處多伴熱毒腐肉,石膏能清局部積熱,其煅後質地細膩,可吸附濕毒滲液,加速瘡面乾燥。
白砒(輔藥)
- 辛熱大毒,功專殺蟲蝕腐,古代用於頑瘡死肌、腐肉不脫之證。
- 微量配伍(比例5:1),取其「以毒攻毒」之效,直接殺滅局部穢毒,抑制腐敗蔓延。
配伍邏輯與作用機理
- 寒熱相制:石膏大寒與白砒大熱並用,看似相悖,實則石膏減緩白砒燥烈之性,專注於局部解毒;白砒之溫毒性得石膏清解外透,減少內蓄風險。
- 物理協同:煅製後共研細末,麵包火煅使藥性沉降,煙盡去其燥性,留其殺蟲斂瘡之效。漱口時取上清液,避免粗粒刺激潰面,僅以藥性滲透,先**「蝕腐」後「生新」**。
- 分次漱用之效:首漱微痛,反映砒石蝕腐拔毒;再漱則轉向石膏生肌,逐步修復黏膜。
總結
此方以「清熱解毒、蝕腐生肌」為核心,針對走馬牙疳急症,透過峻藥緩投(漱口而非內服)、寒熱並調,快速控制熱毒腐敗。然須注意,白砒毒性劇烈,古人用之必經嚴格炮製(煅煙盡)與規範操作(取上清液),此為其用藥精巧處。
傳統服藥法
熟石膏1兩,白砒2錢。
上為末,都拌勻,用麵包好,火煅煙盡為度,又乳極細。
每次用1錢,以滾水衝,用筷子急攪,澄清;候溫,取上面清水漱之,先微痛,再換,第2次漱之。即生皮痊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煉毒丹, 出處:《瘍醫大全》卷十六引《劉氏秘方》。 組成:熟石膏1兩,白砒2錢。 主治:走馬牙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