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化金露丸

含化金露丸

HAN HUA JIN L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1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肺經 15%
心經 14%
肝經 13%
胃經 12%
腎經 8%
大腸經 6%
膽經 3%
膀胱經 2%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含化金露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口腔潰瘍、喉嚨痛等病症。該方劑中加入了硃砂,主要是因為硃砂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常被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硃砂(Cinnabaris)是從水銀礦石中提取的一種礦物質,傳統上被認為具有清心、安神的作用。其研磨後可製成紅色粉末,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能有效地減少組織的炎症,幫助改善口腔及喉嚨的不適。此外,硃砂在中醫理論中還被賦予“重鎮”之功,能夠穩定人體的元氣,增強免疫力。

然而,使用硃砂需謹慎,因其含有一定量的汞,過量使用可能引起中毒。在製作含化金露丸時,必須控制硃砂的用量,並確保其品質,以達到安全有效的治療目的。透過這樣的組合,方劑不僅能有效治療症狀,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身體的康復。

含化金露丸中包含白礬,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能燥濕止癢,對於咽喉濕熱引起的喉癢、聲音嘶啞、口舌乾燥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2. 收斂生肌: 白礬具有收斂作用,能促進潰瘍癒合,對於咽喉潰瘍、聲帶充血等症狀有輔助治療效果。

因此,白礬在含化金露丸中起到燥濕止癢、收斂生肌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咽喉不適,改善聲音嘶啞等症狀。

含化金露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藥性、解毒、緩解藥物刺激的作用。金露丸中含有其他藥物,甘草可以調節其藥性,避免過於燥烈或寒涼,使藥效更溫和。
  2. 增強療效: 甘草與金露丸中的其他藥物配伍,可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療效。例如,甘草可以與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物共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效果。

含化金露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鉛丹主要成分為硫化鉛,以其顯著的藥理作用著稱。在中醫理論中,鉛丹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特別適用於熱毒型咽喉腫痛、口腔潰爛等疾病。

然而,鉛丹的使用必須謹慎,因為其含鉛成分可能對人體產生毒性影響,尤其是長期和過量服用可能導致鉛中毒。因此,在臨牀應用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來合理選擇劑量和療程,並進行必要的監測。在現代醫學發展中,對於鉛丹的使用也逐漸受到質疑,推動了中藥方劑組成的改進和升級,以提升安全性與療效。

含化金露丸中加入麝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闢穢化濁之功效。對於神志昏迷、痰濁阻竅等症狀,麝香能起到迅速開竅的作用。
  2. 活血止痛: 麝香亦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故含化金露丸中加入麝香,旨在提升藥物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效果。

含化金露丸為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喉嚨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其配方中含有玄精石這一成分。玄精石在中醫學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潤燥止渴的功效,並能對咽喉部位產生舒緩作用,因此被選用於此方之中。根據中醫理論,咽喉疼痛多因風熱外侵或肺胃實熱所導致,玄精石性寒涼,能夠清熱降火,對於上述病因有良好的針對性。此外,玄精石還具有一種特殊的質感,用於含化時可使藥效緩慢釋放,更長時間地作用於患處,增強治療效果。綜合以上特性,含化金露丸中的玄精石不僅可以幫助患者快速緩解喉部不適,還能從根本上調理身體內環境,達到治本的目的。由於其獨特療效及應用方式,使得含化金露丸成為治療咽喉疾病的一種常見中藥選擇。

含化金露丸中加入蛇蛻,是基於其在中醫理論中具備的藥性與功效。蛇蛻為蛇類蛻下的皮,性味甘、鹹,歸肺、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痙攣、解毒散結的功效。

蛇蛻的藥性與本方劑的組成相輔相成,可起到以下作用:

  1. 祛風濕止痛:蛇蛻能有效祛除風濕寒邪,緩解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
  2. 解毒散結:蛇蛻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

因此,含化金露丸中加入蛇蛻,可提升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含化金露丸中加入皁莢,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皁莢味苦、性寒,入肺、脾經,具有較強的抗菌消炎作用,對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皁莢的皁苷成分還具有一定的止咳化痰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因炎症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因此,含化金露丸中加入皁莢,可以更全面地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止咳化痰的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含化金露丸」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風熱毒氣,上攻喉中,咽喉癢痛」。此證屬外感風熱或內熱蘊結,熱毒上衝咽喉所致,表現為咽喉紅腫、癢痛不適,或伴乾燥灼熱感。古代醫家以清熱解毒、化痰利咽、熄風止癢為治法,配伍此方以含化,使藥效直達病所。

二、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清熱解毒,鎮心安神

    • 朱砂:性寒,鎮心安神兼清熱解毒,針對「熱毒上攻」所致煩躁。
    • 鉛霜(醋酸鉛):寒涼有毒,善消痰熱、斂瘡,助解咽喉腫毒。
  2. 化痰燥濕,斂瘡生津

    • 白礬:酸澀寒,燥濕化痰、收斂消腫,直折熱毒之勢。
    • 太陰玄精(古代礦物藥,疑為石膏類):性寒清熱,可緩解咽喉灼痛。
  3. 祛風止癢,通絡利咽

    • 蛇蛻皮:甘鹹平,祛風止癢、解毒通絡,尤善治咽喉癢痛,炒後減其腥燥,增其焦苦入喉之性。
    • 麝香:辛溫香竄,開竅通絡、活血散結,助藥力穿透咽喉黏膜。
  4. 緩和藥性,潤肺利咽

    • 甘草:甘平,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兼調和諸藥峻烈之性。
    • 煉蜜為丸:潤燥護喉,緩解黏膜乾痛,並延長含化局部作用時間。

三、配伍特點與治療機理
本方以「清熱解毒為主,化痰祛風為輔」,針對風熱毒氣壅滯咽喉之病機:

  • 朱砂、鉛霜、白礬直折熱毒,殺蟲斂瘡;
  • 蛇蛻、麝香祛風通絡,開閉止癢;
  • 甘草、蜂蜜潤燥緩急,保護黏膜。
    諸藥協同,含化後藥物直接作用於咽喉,既能清解熱毒,又能化痰利咽、祛風止癢,符合「喉科用藥貴在速效」之原則。

:鉛霜、朱砂等礦物藥含重金屬成分,使用需嚴格遵循傳統炮製與劑量規範,現代臨床應謹慎評估替代方案。

傳統服藥法


朱砂1錢,白礬1分(生用),甘草半兩(搗羅為末),鉛霜1錢,麝香1錢,太陰玄精1分,蛇蛻皮3條(全者,去頭,以皂莢水浸一伏時,濾出,曬令乾,炒令焦黃色)。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皂莢子大。
每用1丸,於食後及夜臥時用薄綿裹含化咽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含化金露丸性味辛溫,有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含化金露丸, 出處:《聖惠》卷三十五。 組成:朱砂1錢,白礬1分(生用),甘草半兩(搗羅爲末),鉛霜1錢,麝香1錢,太陰玄精1分,蛇蛻皮3條(全者,去頭,以皂莢水浸一伏時,濾出,曬令乾,炒令焦黃色)。 主治:風熱毒氣,上攻喉中,咽喉癢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