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粉膏

定粉膏

DING FEN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偏寒 (0.6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肝經 20%
腎經 20%
脾經 20%
胃經 20%
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定粉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是水銀。水銀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特殊的藥理作用,如行氣活血、解毒消腫等。其使用歷史悠久,古代醫學家常將水銀視為有助於治療某些疾病的有效藥物,尤其是在處理瘡瘍、腫痛等情況時。

然而,水銀的毒性和副作用也不容忽視。長期或不當使用水銀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害。因此,現代中醫在使用傳統方劑時,往往會對水銀的使用量和使用方式進行嚴格控制,並針對其潛在風險進行充分的評估。

總體而言,雖然水銀在某些傳統中藥中仍然被使用,但隨著醫學的進步及對健康風險的認識提高,許多醫療機構已開始尋求其他更安全有效的替代藥物,以減少水銀帶來的潛在危害。

定粉膏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及癢症,其中蕪荑(學名:Lactuca indica L.)是其重要成分之一。蕪荑的性味屬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它能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並消炎,適合應用於皮膚病的外用藥方中,特別是那些伴隨發炎和瘙癢的病症。

此外,蕪荑還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甾醇和多酚,這些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氧化及抗菌的作用,能抑制炎症反應,改善皮膚健康,從而促進癒合。在搭配其他藥材時,蕪荑能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協同發揮清熱解毒的功效,使其在臨牀應用中更具價值。因此,蕪荑的加入不僅提升了定粉膏的實用性,也使得其在治療皮膚病的過程中表現得更加出色。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定粉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乾濕癬、風癬,不拘年月」,意指無論新久、乾性或濕性之皮膚癬症皆可應用。古代醫家認為癬症多因風、濕、熱邪鬱結肌膚,或蟲毒侵襲所致,此膏能袪風殺蟲、潤燥止癢,故可用於多種癬症。

二、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1. 定粉(鉛粉)

    • 性味辛寒,有毒,外用能殺蟲解毒、收斂燥濕。
    • 古代用於癬疥、濕瘡,以其毒性抑制寄生蟲及微生物,減輕皮膚炎症。
  2. 水銀

    • 性味辛寒,大毒,具強力殺蟲攻毒之效。
    • 傳統用於頑癬、疥瘡,直接破壞寄生蟲及真菌,但需慎用其毒性。
  3. 白蕪荑

    • 性味辛苦溫,功能殺蟲消積、燥濕止癢。
    • 主治蟲積皮膚瘙癢,輔助水銀、定粉增強殺蟲效果,並緩解外用毒性刺激。
  4. 胭脂(古代多用紅花或紫草製)

    • 性味甘平,能活血化瘀、解毒消腫。
    • 改善局部氣血瘀滯,促進患處修復,兼調和膏藥色澤。
  5. 陳豬脂(豬油)

    • 性味甘涼,滋潤皮膚、解毒緩痛。
    • 十年陳者燥性減,潤膚力更佳,可緩解其他藥物之燥烈,並助藥性滲透。

三、配伍邏輯與作用機理

  • 殺蟲為主:水銀、定粉為核心,直接殺滅皮膚寄生蟲或真菌。
  • 輔助袪濕:白蕪荑協助燥濕,減少滲出;陳豬脂調和藥性,避免過度乾燥。
  • 活血潤膚:胭脂活血,豬脂潤膚,改善患處血液循環及乾裂症狀。
  • 整體協同:針對癬症「風、濕、蟲、毒」之病機,以殺蟲解毒為主,輔以潤燥止癢,標本兼顧。

總結
此方以毒性藥物攻邪為主,配合潤膚之品減緩刺激,體現古代「以毒攻毒」與「潤燥並行」的外治理念,適用於頑固性皮膚癬症。然其效強而毒性顯,需嚴格掌握外用劑量與方法。

傳統服藥法


定粉1分,水銀1分,白蕪荑1分,胭脂1分。
上為末,用陳豬脂1兩,同研成膏。
楝實洗方洗患處,後以膏子臨臥塗之。
豬脂須用十年以上者。今若無,但陳者亦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皮膚癬菌病(足)

相同名稱方劑


定粉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七。 組成:定粉1分,水銀1分,白蕪荑1分,胭脂1分。 主治:乾濕癬、風癬,不拘年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