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水膏

SHEN SHUI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經驗良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腎經 33%
心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神水膏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據古籍記載,其組成中確有使用水銀。水銀在古代中醫藥學中被視為一種具有特殊療效的成分,認為其具有解毒、殺蟲及收斂等功效,因而被用於治療某些皮膚病變或外傷感染。然而,現代醫學已明確指出,水銀及其化合物對人體具有極大的毒性,可導致神經系統損害等嚴重後果。

古代醫家對於藥物毒性的認識不及今日深入,且當時缺乏現代化驗手段,無法精準評估藥材的安全性。因此,古人基於經驗與當時的醫學理論,將水銀納入藥方之中。隨著現代科學進步及對藥物安全性要求的提升,使用水銀製備藥品的做法已被廢棄。當前,在臨床應用中應避免使用含水銀的藥物,以確保患者安全。對於傳統方劑中存在此類成分的情況,需進行慎重評估與適當調整,以符合現代醫療標準。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神水膏」主治功效分析

我們可以分析「神水膏」的主治功效及其治療原理如下:

1. 治療瘡瘍:

  • 《幼幼新書》、《太平聖惠方》 皆記載「神水膏」用以治療「小兒惡瘡」,用法為將藥物搗為細末,以白蜜調和成膏狀,塗敷於瘡面,一日兩次。這表明「神水膏」具有外敷消瘡的功效。從現代藥理來看,水銀具備一定的解毒、消炎作用,可能在治療瘡瘍中起到關鍵作用。蜂蜜則具有潤燥、生肌的輔助功效。

2. 治療乳房相關疾病:

  • **《證治摘要》**中記載,將「神水膏」與內服藥物(如小柴胡加石膏湯、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橘皮連翹湯)配合使用,治療乳核、乳?、乳癰。該書還提到,對於乳癰不成膿、久不愈者,外用「神水膏」也有療效。這說明「神水膏」不僅可以單獨外用治療瘡瘍,還能作為輔助藥物與內服方劑配合,治療乳房相關疾病。文中同時提及了單用橘皮湯對乳癰的效果,說明其配伍使用能有較好的療效。
  • 《證治摘要》 還提及了乳岩(乳腺癌),並推測與「久積憂鬱」有關,且乳房內有核如指頭。雖然未明確說明「神水膏」對乳岩的治療效果,但能看出在當時已經觀察到乳房腫塊與情緒的關聯。

3. 治療結核:

  • **《證治摘要》**中記錄,除了乳房外,「結核於頸及頷下」等處,類似瘰?的病症也可使用「神水膏」。文中還進一步描述了結核的成因,例如眼病、咽喉病、輕粉中毒、兔毒、痘瘡、麻疹、頭瘡、久咳等,均可能導致結核產生。書中還提到,「摩擦神水膏」若無法消除結核,可採取「斷截」的方式進行治療,推測此法可能與外科手術有關。

4. 治療其他相關疾病:

  • **《證治摘要》**提及,一男子下疳(陰部潰瘍)痊癒後,左耳下生結核,可使用葛根加大黃湯治療,與此可見,結核病症的產生和內在病因有著複雜的關聯,需要配合內服藥物。

治療原理分析:

綜上所述,「神水膏」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解毒消炎: 水銀的解毒消炎作用是其治療瘡瘍、結核等疾病的基礎。
  • 外敷消腫: 通過將藥膏塗抹於患處,直接作用於病灶,起到消腫散結、促進瘡瘍癒合的作用。
  • 輔助內治: 「神水膏」可與內服方劑配合使用,內外兼治,提高療效。
  • 促進循環: 從《證治摘要》的記載來看,結核的產生可能與體內瘀滯有關,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如橘皮)與水銀搭配,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病症的消散。

總體而言,「神水膏」的治療功效廣泛,主要用於瘡瘍、乳房疾病和結核等病症,其治療原理可能與水銀的解毒消炎作用以及膏藥的外敷作用有關。

傳統服藥法


密佗僧半兩(細研),栝樓根半分,澱花半分,丁香半分,附子半分(去皮臍),麝香半分(細研),莨菪子半合(水淘去浮者),皂莢1挺(去皮子),防風半分(去蘆頭),朱砂半分(細研),土花消1分,沙參半分(去蘆頭),人參半分(去蘆頭),芎藭半分,龍骨半分,檳榔半分,桂心半分,清麻油1斤,黃蠟2兩。
上為末,先取油入鐺中,而後下諸藥末,以慢火煎三二沸,後下黃蠟令消,次下麝香攪令勻,膏成,貯瓷盒中。
用時塗於故帛上,外貼患處。3-5次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神水膏, 出處:《經驗良方》。 組成:水銀48錢,家豬脂200錢。 主治:黴毒骨節疼痛,並諸部生結核者。

神水膏, 出處:《聖惠》卷九十。 組成:密佗僧半兩(細研),栝樓根半分,澱花半分,丁香半分,附子半分(去皮臍),麝香半分(細研),莨菪子半合(水淘去浮者),皂莢1挺(去皮子),防風半分(去蘆頭),朱砂半分(細研),土花消1分,沙參半分(去蘆頭),人參半分(去蘆頭),川芎半分,龍骨半分,檳榔半分,桂心半分,清麻油1斤,黃蠟2兩。 主治:小兒惡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