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定命一字散」方劑中包含「蝦蟆」,乃取其「活血化瘀」之效。
「蝦蟆」即蟾蜍,其皮、肉、膽等皆可入藥。傳統醫學認為,蟾蜍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腫、止痛止癢之功效。在「定命一字散」中,以「蝦蟆」來活血化瘀,有助於治療因瘀血阻滯而引起的各種疾病。
此外,「蝦蟆」性寒,亦可清熱解毒,對於一些伴有熱毒的疾病也有一定療效。
定命一字散中加入葶藶子,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利水消腫:葶藶子性寒,味辛,入肺、腎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方中葶藶子可配合其他藥材,如豬苓、澤瀉等,共同發揮利水作用,疏通水道,消除水腫,有助於改善患者水液代謝失衡的症狀。
- 潤肺止咳:葶藶子兼具潤肺止咳之效,對於因肺熱燥咳、痰多粘稠等症狀的患者,可以起到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作用。
因此,定命一字散中加入葶藶子,可謂是兼顧利水消腫與潤肺止咳之功效,有助於整體提升方劑的治療效果。
「定命一字散」方中含有「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五靈脂性溫,味苦,歸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之功效。方中加入五靈脂,可有效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瘀血等症狀。
- 補益心脾,安神定志:五靈脂亦有補益心脾、安神定志之效。方中加入五靈脂,可緩解心脾虛弱、神志不安等症狀,使患者精神安定,心氣平和。
總而言之,五靈脂在「定命一字散」方中,發揮了活血化瘀、止痛止血、補益心脾、安神定志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定命一字散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肺止咳:杏仁味苦甘,性平,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對於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杏仁能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配合其他藥物,起到協同作用。
2. 宣肺通竅:杏仁還能宣肺通竅,對於鼻塞、流涕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由於定命一字散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杏仁的宣肺通竅作用,能幫助疏散風寒,暢通鼻竅,達到更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定命一字散」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定命一字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咳逆上氣喘息」,即小兒咳嗽、氣逆上衝、呼吸急促的症狀。此方劑在古代被認為具有止咳平喘、降氣化痰的作用,專門針對小兒因痰阻氣道或肺氣上逆所致之喘咳證候。
組成藥材分析
1. 乾蝦螚(炙令焦黃)
- 此藥材實指「乾蛤蚧」,古代又稱「蝦螚」,是傳統的補肺益腎、納氣平喘要藥
- 炙焦黃後增強止喘功效,主要針對腎不納氣所致虛喘
- 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等成分,可能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2. 葶藶子(隔紙炒令紫色)
- 傳統瀉肺平喘要藥,專治痰壅氣逆之實喘
- 炒紫後減其寒性,使其更適合小兒體質
- 含有強心苷類物質,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循環
- 通過瀉肺利水作用減輕肺水腫,改善氣道通暢
3. 五靈脂
- 活血化瘀藥材,能散瘀止痛
- 針對氣逆伴血瘀的病機,改善肺部微循環
- 可能具有抗炎和解痙作用,有助於緩解氣道痙攣
4.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 經典止咳平喘藥,苦杏仁苷水解產生微量氫氰酸可鎮咳
- 麸炒減其毒性更適小兒,去皮尖除苦味
- 具有祛痰、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功效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虛實兼顧:
- 蛤蚧補肺納氣治本,葶藶子瀉肺平喘治標
- 一補一瀉,既針對虛喘又處理痰壅實證
氣血同治:
- 葶藶、杏仁調氣,五靈脂活血
- 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血同治可增強平喘效果
標本兼治:
- 蛤蚧治腎為本,杏仁、葶藶治肺為標
- 符合「肺主呼氣、腎主納氣」的傳統理論
劑型特點:
- 散劑適合小兒服用困難特點
- 「一字」劑量(約0.3-0.5克)符合小兒用藥輕靈原則
- 清粥飲送服既可護胃,又能助藥力緩釋
治療原理:
- 通過補腎納氣、瀉肺利水、活血化瘀多重機制
- 改善肺通氣功能,緩解支氣管痙攣,減輕氣道炎症
- 符合現代對小兒喘息性疾病多因素病理的理解
此方對小兒虛實夾雜型喘咳尤為適合,體現了傳統中醫「補瀉兼施」、「標本同治」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乾蝦螟1個(炙令焦黃),葶藶子(隔紙炒令紫色)、五靈脂、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藥各為細散,各抄1錢,調和令勻。
每服1字,以清粥飲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定命一字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三。 組成:乾蝦蟆1個(炙令焦黃),葶藶子(隔紙炒令紫色)、五靈脂、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 主治:小兒咳逆上氣喘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