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丹油膏

樟丹油膏

ZHANG DAN YOU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樟丹油膏中加入凡士林,主要原因如下:

  1. 增稠劑與基底: 凡士林具有良好的潤滑性與黏稠度,能將樟腦、丹參等藥材有效地包裹並形成膏狀,使藥物更容易塗抹於患處,並延長藥效。
  2. 保護皮膚: 凡士林能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藥物揮發,同時隔絕空氣和水分,避免刺激皮膚,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地發揮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樟丹油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遊風濕注、黃水瘡、膿窩瘡、膿水浸淫、癢不可忍」,均屬濕熱毒邪蘊於肌膚之症。

  1. 遊風濕注:指風濕熱邪流窜肌表,引發皮膚遊走性紅腫、滲液。
  2. 黃水瘡、膿窩瘡:為濕熱蘊毒所致的化膿性皮膚病,瘡面糜爛流黃水,甚則結膿痂。
  3. 癢不可忍:濕熱兼風,風邪擾動則劇癢;膿水浸淫提示濕毒腐肌,需斂瘡止癢。

此方針對「濕、熱、毒、風」四者交結,以清熱燥濕、解毒斂瘡、祛風止癢為核心治法。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東丹(黃丹)

    • 性辛微寒,功擅拔毒生肌、收濕止癢。
    • 含鉛丹(Pb₃O₄),傳統用於潰瘍膿水淋漓,能收斂瘡口、抑制滲出。
  2. 鋅養粉(氧化鋅)

    • 外用具收濕、防腐、斂瘡之效,可吸附瘡面滲液,形成保護膜。
    • 與東丹協同增強燥濕斂膿之力,針對「膿水浸淫」之象。
  3. 樟冰(天然樟腦)

    • 辛香走竄,能透皮除濕、殺蟲止癢,尤擅治風濕瘡癢。
    • 其揮發性可局部麻醉,緩解「癢不可忍」,用量隨症增減,反映對「風邪」的動態調控。
  4. 凡士林

    • 為基質,調和諸藥,柔潤護瘡,避免乾裂。

配伍特點

  • 濕毒並治:東丹、鋅養粉收濕拔毒,樟冰透散濕鬱。
  • 動靜結合:樟冰辛動開泄,東丹靜斂固澀,一散一收,調節瘡面代謝。
  • 標本兼顧:鋅養粉、凡士林保護瘡面治標,東丹、樟冰祛邪治本。

此方體現傳統「外科濕瘍」治法: 斂濕不助熱,解毒不傷正,止癢不留邪,契合濕熱瘡瘍病機。

傳統服藥法


鋅養粉、東丹、凡士林、樟冰量加。
上同杵勻成膏,樟冰分量視癢輕重而定。
用時先洗潔淨,拭於膿水,再塗此膏,重者用綿紗輕裹,日1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膿痂疹天疱瘡

相同名稱方劑


樟丹油膏, 出處:《瘍科綱要》卷下。 組成:鋅養粉、東丹、凡士林、樟冰量加。 主治:遊風濕註,黃水瘡,膿窩瘡,膿水浸淫,癢不可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