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距丸

雞距丸

JI J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偏寒 (0.8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肝經 18%
肺經 13%
胃經 13%
大腸經 10%
心經 8%
腎經 8%
膀胱經 5%
膽經 5%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雞距丸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陽化氣: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化濕止嘔的功效。雞距丸多用於治療寒濕凝滯所致的痺痛、肢體麻木等症,乾薑可溫散寒濕,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2. 助藥力,增效性:乾薑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使之更好地發揮療效。雞距丸中多含有其他寒涼藥物,如川烏、草烏等,乾薑的溫性可以中和寒性,使藥力更為平和,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傷,並提高藥物療效。

雞距丸中包含蕤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明目: 蕤仁味甘性寒,具有清熱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雞距丸主治目赤腫痛、羞明流淚、視物昏花等症,而蕤仁能清肝火、降目熱,並能改善視力,因此成為方中重要藥材。
  2. 潤燥通便: 蕤仁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緩解因肝火上炎導致的便祕,從而促進整體身體的恢復。

雞距丸方劑中加入丁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丁香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對於寒邪客胃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雞距丸主要用於治療寒性胃痛,而丁香的溫中散寒功效正好可以改善寒邪引起的胃痛。
  2. 行氣活血,消腫止痛:丁香亦具行氣活血、消腫止痛之效,可以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因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對於雞距丸治療的寒性胃痛,可能伴有氣滯血瘀,丁香的活血化瘀功效可輔助止痛。

總之,丁香在雞距丸方劑中發揮溫中散寒、止痛止嘔,以及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等作用,有助於改善寒性胃痛的症狀。

雞距丸方中含有黃連,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雞距丸主治熱毒熾盛,症見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目赤腫痛等。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之功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緩解上述症狀。
  2. 解毒止痛: 雞距丸中含有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黃連與之配合,能加強清熱解毒之效,並可減輕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雞距丸中使用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雞距丸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白礬可有效去除皮膚濕氣,止癢消腫。
  2. 收斂止血: 白礬亦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使皮膚組織收縮,減少滲出液分泌,從而控制炎症和止血。

因此,白礬在雞距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達到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雞距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眼白翳,淚出」,屬目疾範疇。

  • 白翳:指眼珠表面出現白色混濁障礙,多因風熱、肝火或陰虛所致,古稱「翳膜遮睛」。
  • 淚出:即流淚症,可因肝腎虧虛、風邪侵襲或淚竅阻塞引起。
    綜合而言,此方針對外障目疾(如結膜炎、角膜炎初期)伴隨分泌物增多或淚液失常之證。

二、組成藥材邏輯分析

方中藥材可分為三大類:

  1. 清熱解毒類

    • 黃連(2銖):苦寒,清心肝火毒,為治目赤腫痛要藥,《千金方》載其「治目赤眥爛」。
    • 礬石(5銖,熬):酸澀寒,外用收斂濕瘡,明目退翳,《本草綱目》謂其「治目赤翳膜」。
  2. 溫通消障類

    • 乾薑(3分):辛熱,溫中散寒,反佐黃連之寒以防冰伏邪氣,且能助氣血運行以消翳障。
    • 雞舌香(10枚):即丁香,辛溫芳香,行氣化濁,《海藥本草》載其「治風毒衝目」。
  3. 潤燥明目類

    • 蕤仁(30枚):甘微寒,養肝明目,《神農本草經》稱其「主心腹邪熱,目赤腫痛」。
    • 胡粉(4銖):即鉛粉,外用解毒收濕,古方多用於瘡瘍濕爛,此處協同礬石斂淚止濁。
    • 棗膏為丸:甘潤緩和諸藥峻性,並黏合藥末成丸。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寒熱並用、收散兼施」為特點:

  • 清熱與溫通並行:黃連、礬石清火解毒,乾薑、雞舌香辛散鬱滯,避免寒涼藥冰伏病邪。
  • 退翳與止淚同調:蕤仁養肝退翳,胡粉、礬石收濕止淚,標本兼顧。
  • 局部外治速效:丸劑注於眼眥(目內角),使藥力直達病所,針對外障實證。

四、方名「雞距」寓意

「雞距」為雞爪後方尖突,形容藥丸外形細小如錐,便於點眼。另「距」有破除之意,暗喻此方能攻逐翳障。

總結:雞距丸適用於風熱夾濕、肝火偏盛所致之目赤翳障、淚多黏稠,通過清熱化濕、辛散消翳而取效。然方中含胡粉(鉛劑)、礬石等金石藥,今人使用需斟酌。

傳統服藥法


乾薑3分,蕤仁30枚,雞舌香10枚,黃連2銖,胡粉4銖礬石5銖(熬)。
上為末,以棗膏為丸,如雞距大。
注眼大眥,每日2次。
忌豬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雞距丸, 出處:《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師方》。 組成:乾薑3分,蕤仁30枚,雞舌香10枚,黃連2铢,胡粉4铢,礬石5铢(熬)。 主治:眼白翳,淚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