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二甲復脈湯中加入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安神定驚:牡蠣味鹹寒,入心、肝經,具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寧、驚悸失眠、心煩易怒等症狀,牡蠣能起到安撫心神、緩解情緒的作用,與二甲復脈湯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達到安神定驚的效果。
- 軟堅散結:牡蠣性收斂,能軟堅散結,對於心脈瘀阻、血脈不通所致的心悸、胸悶、心痛等症狀,牡蠣能起到改善血流、緩解疼痛的作用。
二甲復脈湯中加入鱉甲,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潛陽,清熱解毒: 鱉甲味甘鹹性寒,入肝、腎經。其具有滋陰潛陽、清熱解毒之效,可抑制心火亢盛,緩解心悸、失眠等症狀。
- 軟堅散結,活血化瘀: 鱉甲還具有軟堅散結、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對於因血瘀導致的胸悶、心痛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二甲復脈湯中加入鱉甲,可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滋陰潛陽、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活血化瘀的功效,進而治療心悸、失眠、胸悶、心痛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二甲復脈湯出自《溫病條辨》,為治療「熱邪深入下焦,陰液虧損」之證。其主症包括:
- 脈沉數:邪熱內伏,陰傷而脈絡失充。
- 舌乾齒黑:陰津枯涸,熱灼營陰之象。
- 手指蠕動:虛風內動之兆,因肝陰不足,筋脈失養所致。
此方針對「溫病後期,陰傷風動」之病機,屬「滋陰潛陽、熄風復脈」之劑,適用於陰虛內熱、虛風輕證,尚未至痙厥之程度者。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基礎方「加減復脈湯」(炙甘草湯化裁)主養陰復脈,加入生牡蠣、生鱉甲後,增強潛陽熄風之效。
藥物組成與配伍意義:
滋陰填精
- 熟地、阿膠:滋補肝腎真陰,填精養血。
- 麥冬:潤肺胃之陰,兼清虛熱。
- 白芍:酸甘化陰,柔肝斂陽。
潛陽熄風
- 生牡蠣:鹹寒質重,潛降浮陽,軟堅散結。
- 生鱉甲:滋陰潛陽,清退虛熱,兼入絡搜邪。
潤燥通絡
- 麻仁:潤腸通便,導虛熱下行,防陰傷腑實。
- 炙甘草:甘緩和中,調和諸藥,助復脈之效。
方義推演:
- 陰液得充:熟地、麥冬、阿膠直補下焦陰虧,充脈絡而制虛火。
- 虛風得潛:牡蠣、鱉甲沉降浮陽,防肝風內動,配合白芍柔肝緩急。
- 標本兼顧:滋陰為本(治精血不足),潛陽為標(治虛熱風動)。
醫案辨證解析
陳某虛勞案呈現「陰虛內熱,精血虧耗」之象:
- 頭目眩冒、面似桃花:陰不制陽,虛陽上浮。
- 暮熱食少、身如柳葉:陰虛發熱,肌肉失養。
- 脈虛數:氣陰兩虧,熱擾脈道。
吳鞠通用方思路:
- 重用熟地、鱉甲、白芍滋養肝腎,佐牡蠣潛陽。
- 阿膠、麥冬潤燥,炙甘草固護胃氣。
- 服二十帖後「紅退暈止」,顯示陰復熱退;後續以大生膏(血肉有情之品)峻補精血,收功全效。
總結:二甲復脈湯通過「滋養—潛鎮—潤絡」三法並行,既救陰液,又防風動,為溫病下焦陰傷之要方,亦擴展應用於虛勞陰虧之證。
傳統服藥法
加減復脈湯加生牡蠣5錢,生鱉甲8錢。
虛勞:陳某,十九歲,脈虛數,頭目眩冒,暮有微熱,飲食少減,面似桃花,身如柳葉,與二甲復脈法。熟地六錢,生鱉甲八錢,白芍(生)六錢,麥冬(不去心)五錢,生牡蠣五錢,麻仁二錢,阿膠三錢,炙甘草六錢。煮三杯,分三次服。服二十帖,紅退暈止,食進,後用專翁大生膏四斤收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手震顫動搖牙齒焦黑舌苔乾燥(舌乾)
相同名稱方劑
二甲復脈湯, 出處:《溫病條辨》卷三。 組成:加減復脈湯加生牡蠣5錢,生鱉甲8錢。 主治:熱邪深入下焦,脈沉數,舌乾齒黑,手指但覺蠕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