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槐丹

二槐丹

ER HUAI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35

熱/寒比例

極寒 (0.09)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5%
心經 25%
肝經 25%
胃經 25%
大腸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二槐丹中含有槐角,主要源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止血消腫:槐角性寒,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二槐丹常用於治療各種出血症,如痔瘡出血、鼻衄、外傷出血等,槐角的清熱涼血功效可有效止血,而消腫作用則能緩解局部腫脹疼痛。
  2. 瀉火解毒,通便排毒:槐角亦可瀉火解毒,通便排毒。二槐丹中常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通便排毒的作用,適用於熱毒壅盛、血熱妄行、大便祕結等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二槐丹」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二槐丹」主治「脫肛」。脫肛在傳統中醫理論中,多因中氣下陷、氣虛不固,或因濕熱下注、大腸失約所致。此方以槐角、槐子為核心,取其收澀止血、清熱涼血之效,輔以羊血調和,黃酒送服,旨在升提固脫、調和氣血。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分析

    • 槐角(槐實)
      性味苦寒,歸肝、大腸經。傳統用於清熱涼血、止血潤腸。《本草綱目》載其治「五痔腸風」,尤擅改善大腸濕熱導致的下血、脫肛。
    • 槐子(槐花未開之蕾或種子)
      功效與槐角相似,但更偏於收澀固脫,二者配伍可強化清熱止血、收斂腸道的作用。
    • 生羊血
      性溫味鹹,古代認為其能「活血補虛」。此方以生羊血調藥,一則粘合藥末成塊,二則取其溫性制約槐角、槐子之寒涼,兼能滋養血分,緩解久病氣血耗傷。
    • 黃酒送服
      黃酒性溫,能活血行氣,助藥力上行,以達升提之效,協調整體方義。
  2. 配伍邏輯

    • 清熱與固澀並行
      槐角、槐子清大腸濕熱,治標以止血消腫;羊血溫潤固護,防苦寒傷正,治本以調理氣血。
    • 動靜結合
      生羊血「動」以活血調藥,曬乾後「靜」以固澀脫肛,形成動靜相濟的治療特點。
  3. 治療原理推導
    本方針對「濕熱下注型脫肛」而設:

    • 濕熱內蘊:槐角、槐子清解大腸濕熱,減少局部充血腫脹。
    • 氣虛下陷:羊血補益,黃酒升提,間接助益中氣。
    • 血絡不固:生羊血調敷外用(古法或含局部應用之意),結合內服以收斂腸道黏膜。

三、綜論
「二槐丹」以簡潔配伍體現「清中寓補、澀中兼升」的思路,通過清熱涼血治標,補血升陽調本,緩解脫肛症狀。其用藥反映古代對「血分濕熱」與「氣虛不攝」並治的辨證思維,尤適於濕熱兼輕度氣血不足之證。

傳統服藥法


槐角、槐子各等分。
上為末,生羊血調成塊,曬乾,或微焙乾,毋令血熟。
每服3錢,空心黃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脫肛

相同名稱方劑


二槐丹, 出處:《古今醫鑑》卷八引劉桐川方。 組成:槐角、槐子各等分。 主治:脫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