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號化毒丹
ER HAO HUA DU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27)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二號化毒丹中包含牛黃,主要是因為牛黃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
牛黃為牛膽結石,性寒味苦,入心經、肝經。其清熱解毒之力強,能瀉火解毒,用於熱毒熾盛、神昏譫語、驚厥抽搐等症。同時,牛黃亦可開竅醒神,用於中風昏迷、痰熱阻絡、神志不清等。
二號化毒丹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各種疾病,而牛黃的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恰好能有效地緩解病症,因此成為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號化毒丹中包含輕粉,主要原因如下:
1. 解毒消腫: 輕粉性寒,具有解毒消腫、清熱止痛的功效。在化毒丹中,輕粉可有效清除體內毒素,減輕炎症反應,有助於治療瘡瘍腫毒等疾病。
2. 促進排泄: 輕粉具有一定的瀉下作用,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毒素的排泄,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然而,輕粉屬於劇毒藥物,使用需謹慎,必須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配製或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二號化毒丹]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胎毒、胎(疒斂)瘡(嬰兒濕疹)、頭面熱毒、疖腫、大便乾秘」,其病機核心為 熱毒蘊結,尤其見於嬰幼兒體質濕熱或胎火熾盛所致。
- 胎毒與濕疹:古人認為胎毒多因孕母恣食辛熱肥甘,或鬱火傳於胎兒,生後發為皮膚瘡瘍、濕疹瘙癢。此類熱毒常纏綿難癒,需清解透散。
- 頭面熱毒與疖腫:頭面為諸陽之會,熱毒上攻易生癤腫、丹痧。輕者紅腫,重者潰膿,反映肺胃熱盛或三焦火鬱。
- 大便乾秘:熱毒內結腸腑,津液耗傷,傳導失司,進一步加重毒邪內蘊。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僅兩味藥,一清一攻,形成「解毒—透毒」的配伍架構:
牛黃(君藥)
- 性味苦涼,入心、肝經,為清熱解毒要藥。
- 作用層面:
- 直折火毒:善解心肝鬱熱,對於熱毒上攻頭面或內擾血分的瘡瘍、丹疹效果顯著。
- 化痰開竅:間接疏通熱毒壅滯的氣機,避免痰火互結。
- 現代理解:牛黃含膽酸類成分,具抗炎、鎮靜作用,可調節免疫亢進狀態。
輕粉(臣藥)
- 性味辛寒有毒,主含氯化亞汞(甘汞),傳統用於攻毒殺蟲、逐邪外達。
- 作用層面:
- 透毒外出:藉其辛散之性,開泄皮膚腠理,引內蘊熱毒從表而解,尤適濕疹滲液或癤腫未潰者。
- 通利二便:輕粉微量內服可刺激腸道分泌,促進排便,使熱毒從下焦分消(與牛黃上清下通形成協同)。
- 現代理解:甘汞具輕度抗菌、瀉下作用,但需嚴格控制劑量。
配伍思維與原理
- 清解與透發並行:牛黃內清熱毒之本,輕粉外透邪毒之標,符合中醫「給邪出路」的治則。
- 標本兼顧:不僅針對可見的皮膚症狀,更通過通便、化痰間接調節整體熱毒環境,阻斷病勢蔓延。
- 劑量精微:小兒臟腑嬌嫩,以蜂蜜調服既能緩和輕粉毒性,又能潤腸助通便,呼應「保胃氣」思想。
此方體現「以毒攻毒」的傳統思維,針對頑固熱毒證,短期奏效後需隨證調整,避免久服傷正。
傳統服藥法
牛黃1.5克,輕粉3克。
清化解毒。
先將牛黃研細,再加輕粉研細,以不見星為度,裝瓶密封。
量兒大小,每日服0.15克~0.3克,蜂蜜少許調服。
服藥期間,忌食雞蛋、花生、魚腥發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二號化毒丹, 出處:《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組成:牛黃1.5g,輕粉3g。 主治:清化解毒。主治:胎毒,胎(疒斂)瘡(嬰兒濕疹),頭面熱毒,癤腫,大便乾秘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