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丸

二分丸

ER FE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偏寒 (0.5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胃經 17%
肺經 11%
腎經 11%
脾經 8%
大腸經 8%
心經 8%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膽經 2%
肝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8-28

方劑組成解釋

二分丸方劑中含有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 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的功效。二分丸主治脾虛濕困,症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大便溏薄等。蒼朮能夠燥溼健脾,化解脾胃濕氣,改善脾胃功能,從而改善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2. 祛風散寒: 蒼朮同時具有祛風散寒的作用,對於脾胃寒溼所致的脘腹冷痛、肢體麻木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二分丸中加入蒼朮,能夠兼顧祛風散寒,提高治療效果。

二分丸中包含荊芥,主要是因為荊芥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消腫止痛的功效。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善於疏散風邪,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此外,荊芥還有解表透疹的作用,對於麻疹、風疹等疾病的治療也有一定的幫助。

二分丸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麻疹初起等病症,而荊芥的藥性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病症,起到疏散風熱、解表透疹的作用,因此成為二分丸的組成成分之一。

二分丸中包含山藥,主要是由於山藥具有以下功效:

  1. 補脾益腎: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腎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補腎的功效。二分丸常用於治療脾腎虧虛、氣虛乏力、腰膝酸軟等症狀,山藥的補脾益腎功效可以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2. 健脾止瀉:山藥能夠健脾和胃、止瀉固精,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泄瀉等症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二分丸中添加山藥,可以協同其他藥材,加強健脾止瀉的效果。

總而言之,山藥在二分丸中起到補脾益腎、健脾止瀉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腎虛弱、氣虛乏力、腰膝酸軟等症狀。

二分丸方劑中加入露蜂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露蜂房性寒,味甘,歸肺、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它能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與二分丸中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協同作用,增強藥效。
  2. 利咽開音,通竅止痛: 露蜂房還有利咽開音、通竅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因熱毒阻遏引起的聲嘶、失音、耳鳴等症狀。二分丸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加入露蜂房可以增強其利咽開音的作用,促進患者恢復。

二分丸方劑中含有白蒺藜,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白蒺藜味辛、苦,性溫,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胸脅脹痛、脘腹脹滿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2. 清熱解毒: 白蒺藜也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療熱毒瘡瘍、目赤腫痛等病症。

二分丸方劑通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胸脅脹痛、脘腹脹滿、乳房脹痛、月經不調、失眠多夢等症狀。白蒺藜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狀,促進疾病的康復。

二分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馬錢子。馬錢子具有明顯的藥用價值,主要由於其含有多種生物鹼,如馬錢子鹼和紅藥鹼,這些成分展現了良好的藥理活性。首先,馬錢子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寒凝血滯引起的腰痛、關節疼痛等症狀有明顯的緩解作用。其次,其具有的解毒功能在治療某些皮膚病和炎症上也顯示出良好的療效。此外,馬錢子被廣泛應用於風濕病和神經性疼痛的輔助治療。二分丸中加入馬錢子,不僅增強了整個方劑的療效,還能改善氣血運行,達到調和全身的目的。然而,馬錢子的使用應謹慎,因為其具潛在毒性,需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使用,以免產生副作用。因此,在二分丸的配方中,馬錢子無論是從藥理特點還是治療效果上,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二分丸中包含槐花,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止血消腫: 槐花性涼,味苦,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之效。其可治療因熱毒上炎所致的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目赤腫痛等,亦可用於外傷出血、痔瘡出血等。
  2. 利水消腫,通便排毒: 槐花亦具利水消腫之功,可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此外,槐花還可通便排毒,幫助人體排除體內毒素,改善腸道功能。

二分丸中加入槐花,一方面可清熱解毒,另一方面可利水消腫,通便排毒,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其治療功效。

二分丸中包含穿山甲,主要原因有二:

一、通經活絡: 穿山甲性味辛、涼,入肝、胃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二分丸主要針對血瘀阻滯,經脈不通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而穿山甲的通經活絡之效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到達病竈部位,發揮藥效。

二、消腫散結: 穿山甲還有消腫散結的功效,可以幫助消除組織腫脹,促進瘀血消散,從而緩解疼痛。對於二分丸所針對的各種疼痛,穿山甲的消腫散結作用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二分丸中包含胡黃連,主要考量其清熱解毒、瀉火止痛之效。

胡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肝、胃經,善於清熱瀉火,尤其是對於心火熾盛、肝火上炎、胃火亢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胡黃連還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於治療一些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總之,二分丸中加入胡黃連,旨在通過其清熱瀉火、抗菌消炎的功效,達到治療相應疾病的目的。

二分丸中加入苦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苦參性寒,味苦,入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二分丸主要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引起的帶下病,苦參可有效清熱除濕,抑制病菌生長,改善帶下過多、色黃、氣味腥臭等症狀。
  2. 殺蟲止癢:苦參亦有殺蟲止癢之效,對於濕熱所致的陰部瘙癢、外陰腫痛等症狀,苦參能起到消炎止癢的作用,緩解患者的不適。

總而言之,苦參在二分丸中扮演着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重要角色,有效改善濕熱下注所引起的帶下病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二分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熱毒下注,痔瘡漏瘡,腫痛作癢」,屬中醫外科濕熱瘀毒證範疇。熱毒蘊結下焦,瘀阻肛門經絡,則生痔漏;濕熱灼血則腫痛,風邪夾濕則作癢。方以清熱解毒、祛風燥濕、活血消腫為法,針對痔瘡急性發作或慢性漏瘡反覆感染之病機。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清熱燥濕解毒

    • 苦參、胡黃連:苦寒直折,清下焦濕熱,解血分熱毒,為治痔瘡腫痛要藥。
    • 槐花(炒):涼血止血,善治腸風臟毒,輔助清熱並防熱傷血絡。
  2. 祛風除濕止癢

    • 荊芥穗、白蒺藜:辛散風邪,荊芥穗兼能透表消腫,蒺藜祛風止癢,合解濕熱夾風之瘙癢。
    • 蒼朮(炒):健脾燥濕,助運化以絕濕熱之源,炒用減其辛燥之性。
  3. 活血散結消腫

    • 穿山甲(炙)、刺蝟皮(燙):穿透走竄,活血通絡,軟堅散結。穿山甲專攻瘡瘍癰腫,刺蝟皮傳統用於痔漏脫肛,二者共破瘀滯。
    • 馬錢子(炙):大毒之品,炮製後減毒存效,通絡止痛力峻,為方中攻堅要藥,然須嚴格控制劑量(全方占比最高,佔32兩)。
  4. 解毒斂瘡生肌

    • 蜂房(炒):祛風攻毒,外用內服皆可斂瘡生肌,輔助痔漏破潰後修復。
    • 山藥:健脾益陰,佐制諸藥苦寒燥烈之性,防傷正氣。

配伍特點

  • 攻毒與調和並行:馬錢子、穿山甲等猛藥攻邪,佐以山藥護胃,體現「峻藥緩攻」思路。
  • 內外兼治:直清下焦濕熱(苦參、胡連),外透皮膚風毒(荊芥、蒺藜),契合「痔瘡屬內外合病」之說。
  • 丸劑緩圖:以水泛丸,滑石為衣,既緩和藥性,又藉滑石清利之助,使邪從小便分消。

現代應用推演
此方組成對應現代醫學「肛周血管充血、炎症反應及組織增生」病理,可能通過以下機制發揮作用:

  • 抗炎鎮痛:苦參鹼、馬錢子生物鹼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腫痛。
  • 改善微循環:穿山甲、刺蝟皮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除靜脈瘀滯。
  • 抑菌收斂:蜂房、胡黃連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肛周常見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此方體現中醫「以毒攻毒」「風藥勝濕」等思維,然馬錢子毒性須謹慎,應嚴格遵循炮製與劑量規範。

傳統服藥法


蒼朮(炒)16兩,荊芥穗16兩,山藥16兩,蜂房(炒)16兩,白蒺藜16兩,馬錢子(炙、去毛)32兩,槐花(炒)8兩,穿山甲(炙)8兩,胡連8兩,刺猖皮(燙)8兩,苦參16兩。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上為細末,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每16兩用滑石細粉4兩為衣,闖亮。
每服5分,每日2次,溫開水送下。
忌辛辣食物。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二分丸性味辛、苦,溫,有小毒。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服用二分丸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二分丸,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蒼朮(炒)16兩,荊芥穗16兩,山藥16兩,蜂房(炒)16兩,白蒺藜16兩,馬錢子(炙、去毛)32兩,槐花(炒)8兩,穿山甲(炙)8兩,胡連8兩,刺猬皮(燙)8兩,苦參16兩。 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熱毒下注,痔瘡漏瘡,腫痛作癢。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