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氣散

ER Q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宣明論》卷八

寒性指數

47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0%
腎經 20%
肺經 20%
胃經 20%
膀胱經 20%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二氣散中包含牽牛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瀉下通便,消痰利水: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脾、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消痰利水之功效。二氣散方中,牽牛子可配合其他藥物,起到瀉熱通便,消痰利水的作用,用於治療熱痰壅肺,氣喘咳嗽,痰多粘稠,小便不利等症。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二氣散中,牽牛子與其他藥物如杏仁、麻黃等配合,可增強瀉下通便、消痰利水之功效,並可起到宣肺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二氣散中包含黑牽牛,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熱通便: 黑牽牛性寒,味苦,入肺、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二氣散主要用於治療熱證便祕,黑牽牛可清熱瀉火,潤腸通便,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通便止痛的效果。
  2. 引藥下行: 黑牽牛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以促進其他藥材的藥力向下運行,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二氣散中其他藥材如黃芩、梔子等,也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黑牽牛可以幫助這些藥材更好地發揮功效。

主治功效


水、氣蠱,脹滿。

傳統服藥法


山梔子(炒)1兩,乾薑(炮)1兩。
上為粗末。
每服2錢,水1盞,同煎至5分,去滓,食後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二氣散, 出處:《宣明論》卷八。 組成:白牽牛2錢,黑牽牛2錢。 主治:水、氣蠱,脹滿。

二氣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六。 組成:山梔子(炒)1兩,乾薑(炮)1兩。 主治:陰陽痞結,咽膈噎塞,狀如梅核,妨礙飲食,久而不癒,即成翻胃。

二氣散,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八。 組成:大附子1隻(生用,不去皮臍,切作三份,爲片子令薄),大茴香6兩(淨洗過,濾乾,分作3份,每份2兩)。 主治:腎經停冷,氣滯力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