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柏土散中包含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燥濕: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柏土散常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帶下濕疹、瘡瘍腫毒等症,而黃柏的清熱燥濕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病邪,達到治癒目的。
- 利濕退黃: 黃柏可以利濕退黃,對於濕熱蘊結引起的黃疸,具有顯著的療效。柏土散中加入黃柏,除了清熱燥濕,也能幫助利濕退黃,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柏土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煙火丹」,即因火熱之邪上攻或風熱鬱於肌表所致之丹毒類病證。根據原書所述,其病機分兩類:
- 足三陽經風熱:病邪循胃、膽、膀胱經鬱於下肢,見兩足背(跗)赤腫熱痛,屬實熱證。
- 少陰腎經火熱:因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或外感火毒,從足底(湧泉穴為腎經井穴)發為丹毒,屬本虛標實。
外治此疾,當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為法,而內服滋陰降火之劑標本兼顧,彰顯中醫「內外合治」思維。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析
豬槽下土(炒):
- 傳統取象:豬槽為水穀匯聚之所,其下土得水穀餘氣,古人認為具滲濕斂瘡之效。炒製後燥性增,能吸附濕熱毒邪。
- 物理特性:此土含礦物質,外敷可緩解局部炎症,類似「黃土湯」中用竈心土之理。
黃柏末:
- 苦寒沉降,擅清下焦濕熱,尤瀉腎經相火,契合少陰火熱病機;其抗菌消炎作用,可解足三陽經風熱所致之紅腫。
蜂蜜調和:
- 甘緩潤燥,能緩和黃柏苦寒峻烈之性,並賦形成膏,增強黏附力。蜂蜜本身亦有抑菌、促進創面癒合之效。
配伍邏輯
- 清熱與斂瘡並行:黃柏瀉火解毒為主,豬槽土斡旋濕毒為輔,共奏清熱解毒、收濕消腫之功。
- 經絡靶向:黃柏引藥入腎經,豬槽土趨下焦,針對「足跗」「足底」病位施治。
- 內外呼應:外用直接挫其火毒熾盛之標,內服滋陰治本,防火熱復燃。
此方體現中醫「就近祛邪」「以土伏火」之巧思,然今人用之,宜考證替代用藥(如黃柏配伍赤小豆粉或煅石膏),並參酌現代藥理以臻其效。
傳統服藥法
豬槽下土(炒)、黃柏末。
上以蜜調和,塗患處。
原書治上疾,宜內服滋陰抑火之藥,使水旺足以制火,外以本方兼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柏土散,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一。 組成:豬槽下土(炒)、黃柏末。 主治:煙火丹。屬足三陽經風熱者,從兩足跗起赤色腫痛;屬少陰腎經火熱者,從足底心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