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藥煎散

百藥煎散

BAI YAO JI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0.2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3%
肺經 33%
心經 23%
脾經 10%
胃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百藥煎散」的組成中包含「百藥煎」,主要原因如下:

  1. 「百藥煎」是方劑核心: 「百藥煎」為基礎方劑,其藥物組合和功效已具備一定療效,而「百藥煎散」是在此基礎上加入其他藥物,以增強或改變其療效。
  2. 「散」指藥物形態: 「散」指的是一種藥物形態,通常為粉末狀,方便服用和吸收。將「百藥煎」製成散劑,有助於藥物更容易被吸收,並提高其療效。

因此,「百藥煎散」中包含「百藥煎」,是基於其藥效和藥物形態的考慮,旨在保留原方藥效並提升其服用便利性。

百藥煎散為一方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含有多種草藥與礦物質成分,其中硼砂是其重要組分之一。硼砂,又稱為月石、黃硼砂,性涼味鹹、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在臨床應用上,硼砂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等症狀。由於百藥煎散多用於治療因火熱導致的各種病證,例如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咽喉不適等,因此加入硼砂可以加強方劑清熱解毒的能力。

此外,硼砂還具有良好的防腐作用,能延長藥物的有效期,避免藥材因存放時間長而變質失效。因此,在百藥煎散中使用硼砂,不僅能夠提升療效,還能確保藥物品質,使患者在使用時更加安全有效。總體來說,硼砂在百藥煎散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藥學對於藥物配伍的精細考量與深遠智慧。

百藥煎散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百藥、解毒、緩和藥性之功效。在百藥煎散中,甘草可緩和其他藥材的毒性或烈性,避免藥物過於猛烈,減少副作用,使藥物更平和地發揮作用。

2. 增強藥效: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促進藥物的吸收和代謝,提高藥物的療效。例如,甘草可以增強黃芪的補氣作用,提高人參的補益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百藥煎散之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出自古代醫籍,主治「咽痛」。古代醫家認為咽喉疼痛多因風熱上攻、痰火鬱結或陰虛火旺所致。百藥煎散以清熱解毒、化痰利咽為主要方向,針對咽喉腫痛、吞咽不利等症狀設計,尤其適用於痰熱壅滯型的咽痛。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百藥煎(五錢,主藥)

    • 百藥煎為五倍子與茶葉等發酵製成,味酸澀、性平,傳統用於斂肺降火、化痰生津。
    • 其酸澀之性能收斂咽喉腫脹,緩解灼熱感;化痰作用可清除黏滯痰涎,改善咽喉阻塞不適。
    • 現代研究顯示,五倍子含鞣質,具抗炎、抑菌效果,或可局部抑制咽喉感染。
  2. 硼砂(一錢五分,輔藥)

    • 硼砂性涼,味甘鹹,為傳統「喉科要藥」,擅長清熱解毒、消腫防腐。
    • 其礦物成分能直接作用于咽喉黏膜,減輕炎症反應,對痰熱壅盛引起的咽喉潰瘍、糜爛尤有效。
    • 與百藥煎協同,一者收斂化痰,一者清熱消腫,標本兼顧。
  3. 甘草(二錢,佐使藥)

    • 甘草甘平,既能緩和百藥煎之酸澀與硼砂的刺激性,又能補脾益氣、潤肺利咽。
    • 其「緩急止痛」之效可直接舒緩咽喉肌肉痙攣;所含甘草甜素具抗炎作用,輔助減輕黏膜腫脹。

配伍邏輯與方義

  • 酸收與清解並行:百藥煎之酸澀收斂火熱,硼砂之涼性清解熱毒,一收一清,遏制咽喉局部之熱邪。
  • 化痰與潤燥兼施:百藥煎化痰散結,甘草潤燥護陰,適用於痰黏難咯或咽乾灼痛之症。
  • 局部與整體調和:三藥合用,既直接作用於咽喉(硼砂、甘草),又調節肺胃氣機(百藥煎、甘草),體現中醫「內外同治」思維。

此方簡練,針對痰熱咽痛之病機,通過收斂、清熱、潤護三法聯合,達到消腫止痛之效,適於輕中度咽痛或慢性咽喉炎反覆發作者。

傳統服藥法


百藥煎5錢,硼砂1錢5分,甘草2錢。
上為末。
每服1錢,米飲調,食後細細咽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百藥煎散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鏈球菌性咽喉炎急性會厭炎咽喉痛

相同名稱方劑


百藥煎散, 出處:《醫學心悟》卷三。 組成:百藥煎5錢,硼砂1錢5分,甘草2錢。 主治:咽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