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三星湯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三星湯主治溫病初起,症狀為發熱、頭痛、口渴、咽痛等。金銀花能清熱解毒,針對溫病初起時體內熱邪入侵,起到清熱解毒,消散熱毒的作用。此外,金銀花還能疏散風熱,緩解發熱、頭痛等症狀。因此,三星湯中加入金銀花,能有效清熱解毒,緩解溫病初起的症狀,提高療效。
三星湯中加入蒲公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蒲公英性寒,味甘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之效。三星湯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毒、乳癰、目赤腫痛等病症。蒲公英可以清熱解毒,消散熱毒,並可促進組織修復,加速腫痛消退,故為三星湯中重要的藥材之一。
三星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三星湯以三味藥材構成,分別為川芎、白芷、防風。其中川芎性溫,白芷性溫,防風性微溫,藥性偏溫燥。甘草性甘,味平和,可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減輕副作用。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生津的功效,與川芎、白芷、防風共同作用,可增強疏風解表、散寒止痛的療效,使藥效更顯著。
因此,甘草在三星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療效,使其成為一味不可或缺的藥材。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三星湯」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以上古文內容,中藥方劑「三星湯」主要用於治療癰疽,特別是陽症癰疽。其組成為:
- 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消炎利咽
- 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
- 甘草:調和藥性,清熱解毒,緩急止痛
從方劑組成可見,「三星湯」以清熱解毒為主要功效。金銀花和蒲公英皆為清熱解毒的要藥,二者合用,可加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甘草則能調和諸藥,並增強清熱解毒之力。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三星湯」的主治功效包括:
陽症癰疽:
- 「治對口瘡,不論陰陽症皆可服。」(《驗方新編》)
- 「人臂上忽然生瘡,變成癰疽者,亦陰癰也。…大約痛者陽證,癢者陰證。如陽證用三星湯一二劑,便可立消。」(《瘍醫大全》)
- 「陽症宜用三星湯,一、二劑則消。」(《青囊祕訣》、《傅氏外科》)
- 「治陽症對口,其形高突紅腫,服之即消。」(《洞天奧旨》)
- 「陽癰可以汗散。」(《洞天奧旨》)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三星湯」被廣泛用於治療陽症癰疽,特別是症狀表現為紅腫疼痛、高突的癰疽。
癰疽初起,未潰破者:
- 「此方治未潰,以護肌為主。」(《驗方新編》)
- 「水煎服,未破者,服之可消。」(《青囊祕訣》、《傅氏外科》)
- 「內消之法,不必分解陰陽,但既破潰膿,設陰陽不審,漫投藥餌,則禍生傾刻也。」(《瘍醫大全》)
- 「至於內消之法,初起之時,不須分別陰陽,可俱用三星湯。」(《青囊祕訣》、《傅氏外科》)
這些記載強調「三星湯」適用於癰疽初起,尚未潰破的階段,此時無論陰陽皆可使用,以達到「內消」的效果。
陽症癰疽已潰破者:
- 「陽證已破者,亦以此方治之,三服必膿盡肉生。」(《瘍醫大全》)
- 「若陽症潰爛,仍以三星湯治之。」(《青囊祕訣》、《傅氏外科》)
- 「陽症已破者,必三服,膿盡肉生。」(《洞天奧旨》)
即使是陽症癰疽已經潰破,「三星湯」仍然可以應用,幫助排膿生肌。
對口癰:
- 「治對口瘡,不論陰陽症皆可服。」(《驗方新編》)
- 「人有對口之後,忽生小瘡,先癢後痛,隨至潰爛…然而癰生於對口者猶輕,而生於偏旁不勝對口者尤重。」(《辨證錄》)
- 「治陽症對口,其形高突紅腫,服之即消。」(《洞天奧旨》)
- 「人有對口之後,忽生小瘡,先癢後痛,隨至潰爛,人以為至兇之癰也。」(《傅氏外科》)
多處文獻提到「三星湯」可用於治療對口癰,無論是初起還是潰爛階段。
臂癰:
- 「人臂上忽然生瘡,變成癰疽者,亦陰癰也。」(《瘍醫大全》)
- 「人有兩臂之間,忽然生瘡而變成癰疽者,亦陰癰也。」(《青囊祕訣》、《傅氏外科》、《辨證錄》)
- 「兩臂生癰,乃肩貞、臑俞之穴也。其經屬手太陽小腸,似非陰之部位,較頸、對口、背上少輕。然治之不得法,亦能殺人,故亦宜辨其陰陽也。」(《洞天奧旨》)
雖然臂癰被歸類為陰癰,但陽症臂癰仍可使用「三星湯」治療。
總結
「三星湯」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為主要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陽症癰疽,特別是初起未潰破階段,以及陽症已潰破需要排膿生肌的階段。對於對口癰和陽症臂癰也有良好的療效。其治療原理主要是通過金銀花和蒲公英的清熱解毒作用,配合甘草的調和與增效,達到消腫止痛、排膿生肌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金銀花2兩,蒲公英1兩,生甘草3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三星湯, 出處:《辨證錄》卷十三。 組成:金銀花2兩,蒲公英1兩,生甘草3錢。 主治:對口癰,患對口之後,忽生小瘡,先癢後痛,隨至潰爛,婦人乳疳,乳頭腐爛,延及周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