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仙散

靈仙散

LING XI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1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25%
腎經 18%
心經 12%
胃經 6%
肝經 6%
大腸經 6%
脾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靈仙散中含有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靈仙散主治風濕痺痛,而濕邪為痺痛之根源,茯苓可健脾利濕,祛除濕邪,從根本上緩解痺痛。
  2. 利水消腫:茯苓還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因水濕停滯引起的腫脹,進一步緩解痺痛症狀。

靈仙散中包含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清熱生津: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清熱生津的功效。靈仙散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乾咳少痰、口渴咽燥等症,而天門冬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起到清熱潤肺的作用。
  2. 配伍協調,增強療效: 天門冬與靈仙散中其他藥物,如麥冬、生地等,形成相輔相成的配伍關係,共同發揮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的功效。例如,天門冬與麥冬可共同滋陰潤肺,與生地可共同清熱涼血,共同增強療效,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靈仙散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等疾病。其中的白朮成分具有重要的作用。白朮性溫,味甘、苦,主要功能是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方劑中加入白朮,有助於提升整體療效。

首先,靈仙散的治療目的是解表和祛風,而白朮的健脾作用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水分代謝,減少體內濕氣的積聚。這對於風濕性疾病的緩解至關重要,因為濕氣重常常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加重病情。其次,白朮的益氣功效還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從而在治療過程中減少副作用和不適感。

總之,白朮在靈仙散中的應用,不僅能達到理氣健脾的效果,還能有效支持其他藥材的功效,協同作用,改善患者的症狀。這使得靈仙散成為治療風濕病的有效方劑之一。

靈仙散中加入桃仁,主要原因有二:

一、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靈仙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桃仁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二、 潤腸通便: 桃仁能潤腸通便,對於跌打損傷導致的腸胃功能紊亂,可起到輔助作用,促進機體恢復。

總之,桃仁在靈仙散中發揮著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的目的。

靈仙散中加入黃精,主要是基於其補脾益氣、養陰潤燥的功效。

黃精味甘性平,入脾、肺經,能補益脾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並能滋養肺陰,緩解燥熱。

靈仙散主治脾虛氣弱、咳嗽痰多、口乾舌燥等症狀,而黃精正好能補益脾氣,滋養肺陰,從根本上改善這些症狀,提高整體療效。此外,黃精還能與方中其他藥材相互協同,起到更好的補益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靈仙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腸風病甚不癒」,古籍所稱「腸風」多指大便下血、血隨糞便而出之症,其病機或與風邪襲腸、濕熱蘊結或氣滯血瘀相關,臨床特徵包括便血鮮紅、肛門灼熱或脫肛等。此方標明「病甚不癒」,推測針對反覆發作、久治不效之腸風便血,具收斂止血、祛風除濕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1. 威靈仙(去土)

  • 性味歸經:辛鹹溫,入膀胱經,傳統以祛風濕、通經絡見長。
  • 本方作用
    • 威靈仙雖多用於風濕痹痛,但其辛散之性可宣通腸絡滯氣,溫性兼能散寒濕;「去土」炮制後減少燥性,更專注於祛風邪。
    • 《本草綱目》載其「消痰水,破堅積」,暗示其能疏通腸道瘀滯,改善氣血瘀阻型便血。

2. 雞冠花

  • 性味歸經:甘澀涼,歸肝、大腸經,為收斂止血要藥。
  • 本方作用
    • 直接針對腸風下血,其涼性可清大腸濕熱,澀性則收斂止血,尤適用於血色鮮紅、肛門灼熱者。
    • 《滇南本草》指出其「治腸風下血,赤白下痢」,與威靈仙配伍,一止一散,標本兼顧。

3. 炮製與配伍特色

  • 米醋煮乾、炒製
    • 米醋味酸收斂,增強止血之效,同時軟化藥材以利有效成分溶出;炒過後減涼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胃。
  • 雞子清和餅炙乾
    • 雞子清甘涼潤燥,可緩和威靈仙之溫燥,保護腸黏膜;炙乾後加強藥物固澀力,適合久瀉久痢。
  • 陳米飲送服
    • 陳米健脾和中,米飲調服可護胃氣,輔助藥物吸收,適合長期調理。

4. 整體治療原理

此方以「通澀並用」為核心:

  • 威靈仙祛風通絡,解決腸道風邪鬱滯、氣血不暢之病本;
  • 雞冠花收澀止血,直接改善便血症狀;
  • 醋製與米飲調服強化收斂與脾胃功能,針對「久病不癒」之體虛夾實證。

全方布局嚴謹,體現中醫「祛風勝濕則血自安」與「止血不忘行瘀」的辨治思路,適用於風濕熱邪交阻腸絡所致的慢性腸風下血。

傳統服藥法


威靈仙(去土)2兩,雞冠花2兩。
上銼,劈碎,以米醋2升煮乾,更炒過,搗為末,以生雞子清和作小餅子,炙乾,再為細末。
每服2錢匕,空心陳米飲調下,午後更1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滋膩作用,體質虛弱、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靈仙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組成:威靈仙(去土)2兩,雞冠花2兩。 主治:腸風病甚不癒。

靈仙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九八。 組成: 靈仙散(《聖濟總錄》卷一九八。)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九八。組成:白茯苓(去黑皮)1兩,巨勝子(去皮,炊1日)1兩,天門冬(去心,焙)1兩,白朮1兩,桃仁(去皮尖,炒)1兩,乾黃精1兩。主治:輕身延年,卻老還童。 。 主治:輕身延年,卻老還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