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虎肚丸

神效虎肚丸

SHEN XIAO HU DU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偏寒 (0.5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大腸經 22%
肝經 11%
膀胱經 11%
肺經 11%
腎經 11%
胃經 11%
脾經
大腸經
肝經
膀胱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厚朴為神效虎肚丸中重要組成部分,其入脾、胃經,具燥濕、行氣、消積、降逆之效。

方中以厚朴配伍,旨在疏肝理氣、健脾消積,改善因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腹脹、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厚朴性溫,可溫化寒凝,並能降逆止嘔,對於伴有嘔吐的患者也有緩解作用。

此外,厚朴還有助於化痰止咳,對於因痰阻氣滯導致的咳嗽也有改善功效。

「神效虎肚丸」方劑中包含大戟,主要原因為其 瀉下通便 的功效。大戟性峻猛,擅長 攻逐積滯、通利水道,適用於頑固便祕、腹水、積聚等症狀。

然而,大戟毒性較強,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一般而言,其應用多於 外用或配合其他藥物 共同使用,以減輕其毒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效虎肚丸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命門火衰,脾胃虛寒,不能克化水飲,致成寒水膨脹者」。

  • 核心病機:命門火衰(腎陽虛)導致脾胃虛寒,無法運化水濕,水飲停聚而成膨脹(類似現代「腹水」)。
  • 關鍵證候
    • 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清水、食少便溏。
    • 寒水膨脹:腹大如鼓、按之凹陷、畏寒肢冷、小便不利。
  • 治療方向:溫補命門、散寒逐水、健脾消脹。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虎肚(主藥)

  • 傳統用法:虎肚(虎胃)為「以臟補臟」之思維,古代認為其能「溫補脾胃、消積化瘀」。
  • 推測作用
    • 可能藉動物內臟的溫性,刺激脾胃功能,改善虛寒狀態。
    • 象徵性強於實際藥效,意在強化脾胃運化水濕之力。

2. 臣藥:川樸片(厚朴)

  • 性味功效:苦辛溫,行氣燥濕、消脹除滿。
  • 配伍意義
    • 針對「脹滿」主症,厚朴能破滯氣、散寒濕,助脾胃升降。
    • 與虎肚搭配,一補一瀉,恢復中焦氣機。

3. 佐藥:大戟

  • 性味功效:苦寒有毒,瀉水逐飲、通利二便。
  • 配伍意義
    • 針對「寒水停聚」,大戟攻逐水飲,急則治標。
    • 雖性寒,但與溫藥同用(虎肚、厚朴、杜酥),寒性被制,專攻水邪。

4. 使藥:杜酥(蟾酥)

  • 性味功效:辛溫有毒,通陽散結、解毒消腫。
  • 配伍意義
    • 少量用於「溫通」、激發陽氣,助命門火暖脾土。
    • 毒性與大戟協同,增強逐水利尿之效。

5. 輔料:燒酒米糊、金箔

  • 燒酒:辛熱,助藥力宣通,散寒活血。
  • 金箔:鎮心安神(針對陽虛水停可能伴隨的神怯),亦為傳統「重鎮」思維。

整體治療邏輯

  1. 溫補命門:虎肚象徵性補益,杜酥激發陽氣。
  2. 逐水治標:大戟峻瀉水飲,厚朴消脹,快速緩解腹脹。
  3. 調理氣機:厚朴行氣,燒酒助通,恢復脾胃升降。
  4. 標本兼顧:補瀉並用,寒熱配伍,避免純攻伐傷正。

此方反映古代「峻藥緩攻」思維,針對寒水膨脹急症,強調溫通與逐水並行,但需嚴謹辨證(陽虛水停實證)方可投藥。

傳統服藥法


虎肚1具,川樸片15兩,大戟4兩,杜酥5錢。
燒酒米糊為丸,金箔為衣。
每服3-4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虎肚丸,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虎肚1具,川朴片15兩,大戟4兩,杜酥5錢。 主治:命門火衰,脾胃虛寒,不能克化水飲,致成寒水膨脹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