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濕益氣丸

CHU SHI YI Q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4%
脾經 21%
心經 12%
肝經 12%
大腸經 12%
膽經 6%
肺經 6%
腎經 3%
胃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膽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除濕益氣丸 」

除濕益氣丸,中藥方劑,主治傷濕面、心腹滿悶、肢體沉重等症。

組成:枳實、神麴、黃芩、白朮、胡蘿蔔子、紅花。

功效:除濕益氣,化痰理氣。

白朮,性味甘、淡、溫。歸脾、胃經。具有補益脾胃、健脾燥濕、利水滲濕、止瀉固腸、安胎止汗等功效。

紅花,性味辛、溫。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涼血解毒等功效。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等功效。

枳實,性味酸、苦、微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等功效。

神麴,性味甘、溫。歸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胡蘿蔔子,性味辛、溫。歸脾、肺經。具有健脾消食、理氣化痰、止咳平喘等功效。

除濕益氣丸,諸藥合用,具有除濕益氣,化痰理氣之功。可用於治療傷濕面、心腹滿悶、肢體沉重等症。

傷濕面:因濕邪侵襲面部而引起的皮膚病,症狀包括面部紅腫、疼痛、脫屑等。

心腹滿悶:因濕邪阻滯心腹,導致心腹脹痛、不適。

肢體沉重:濕邪積聚在肢體,導致肢體沉重、乏力。

除濕益氣丸,對上述諸症,療效顯著。

傳統服藥法


枳實(麩炒黃色)1兩,神曲(炒黃色)1兩,黃芩(生用)1兩,白朮1兩,蘿蔔子(炒熟去穢氣)5錢,紅花3分。
上為極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50丸,白湯送下,量所傷多少服之。

方劑組成解釋


枳實、神麴、黃芩、白朮均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胡蘿蔔子具有化濕利水的功效,紅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本方以健脾益氣、化濕利水為主,兼以活血化瘀,可有效緩解脾虛濕盛所致的面色萎黃、心腹滿悶、肢體沉重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下腹脹氣胃腸脹氣

相同名稱方劑


除濕益氣丸, 出處:《內外傷辨》卷下。 組成:枳實(麸炒黃色)1兩,神曲(炒黃色)1兩,黃芩(生用)1兩,白朮1兩,蘿蔔子(炒熟去穢氣)5錢,紅花3分。 主治:傷濕面,心腹滿悶,肢體沉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