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性味甘、酸、微寒。主治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用於水腫脹滿、腳氣肢腫、黃疸尿赤、風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赤茯苓性甘,淡,平。主要功效行水;利濕熱。主小便不利;水腫;淋濁;洩瀉
楮皮湯, 出處:《聖惠》卷八十八。 組成:楮樹白皮(銼)1合,赤小豆1合,赤茯苓1兩(銼)。 主治:小兒水氣,腫滿不消。
楮皮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九。 組成:楮白皮(炙,銼)1兩半,桑根白皮(銼)1兩半,防己(銼)1兩半,澤漆莖葉(炙,銼)半兩,射乾1兩,白朮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大豆(炒)半兩。 主治:石水。四肢細瘦,腹獨腫大,狀如懷娠,心中妨滿,食即氣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