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匿蟲)丸

HUA (NI CH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肝經 16%
胃經 16%
心經 13%
膽經 7%
大腸經 7%
膀胱經 5%
心包經 5%
腎經 5%
肺經 5%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腎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化(匿蟲)丸:清熱解毒、瀉火明目

中藥方劑組成與功效

  • 花椒(Zanthoxylum piperitum)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 黃連(Coptis chinensis)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主治功效

  • 出痘後,神志不清,嗜睡,悶悶不樂,不想吃東西。
  • 上嘴脣有瘡,是蟲子在侵蝕肝臟;下嘴脣有瘡,是蟲子在侵蝕臟腑;聲音沙啞,時高時低,不定。

化(匿蟲)丸的應用

化(匿蟲)丸主要用於治療痘瘡後出現的神志不清、嗜睡、悶悶不樂、不想吃東西等症狀。此外,它還可以治療上嘴脣有瘡,是蟲子在侵蝕肝臟;下嘴脣有瘡,是蟲子在侵蝕臟腑;聲音沙啞,時高時低,不定等症狀。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慎用。
  • 服用化(匿蟲)丸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 服用化(匿蟲)丸期間,應避免飲酒。
  • 如果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化(匿蟲)丸是一種清熱解毒、瀉火明目的中藥方劑。它主要用於治療痘瘡後出現的神志不清、嗜睡、悶悶不樂、不想吃東西等症狀。此外,它還可以治療上嘴脣有瘡,是蟲子在侵蝕肝臟;下嘴脣有瘡,是蟲子在侵蝕臟腑;聲音沙啞,時高時低,不定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鶴蝨、使君子、檳榔、蕪荑、苦楝、白礬。
上為末,打糊為丸服。
口服。

方劑組成解釋


化(匿蟲)丸由黃連、花椒、苦楝皮組成。黃連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的功效;花椒具有溫中散寒、止痛解毒的功效;苦楝皮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三味藥合用,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從而達到治療痘後狐惑的目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化(匿蟲)丸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蕁麻疹麻疹鼻息肉食慾不振

相同名稱方劑


化(匿蟲)丸, 出處:《類證治裁》卷七。 組成:桃仁3錢,槐子3錢,陳艾3錢。 主治:蟲蝕其肛,上唇有瘡;穀道微癢,糞後蛆蟲。

化(匿蟲)丸,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六。 組成:蘆薈2錢2分,使君子肉2錢2分,龍膽草2錢2分,黃連(炒)2錢,五靈脂1錢5分,川楝肉1錢5分。 主治:麻疹口疳。

化(匿蟲)丸, 出處:《直指小兒》卷三。 組成:蕪荑、蘆薈、青黛(乾)、川芎、白芷梢、胡黃連、川黃連、蝦蟆灰各等分。 主治:肺熱疳,鼻(匿蟲)蝕穿孔,汗臭,或生息肉。

化(匿蟲)丸, 出處:《外科集腋》卷二。 組成:鶴虱、使君子、檳榔、蕪荑、苦楝、白礬。 主治:狐惑瘡。因大腸濕熱生蟲,蝕透肛內,見久嗽不已,饑則胸中大痛,上唇生白點,腸頭作癢。

化(匿蟲)丸, 出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組成:黃連半兩,蜀椒(去閉目者,用開口者,炒去汗)2錢,苦楝根白皮(陰乾)2錢。 主治:痘後狐惑,其人好睡,默默不欲食。上唇有瘡,蟲蝕其肝;下唇有瘡,蟲食其臟;其聲啞嘎,上下不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