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骨性辛、溫。主治祛風通絡,強筋健骨。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腳膝酸軟。
熟地黃性味甘、溫。主治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發早白。
木瓜性酸、溫。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濕。用於濕痹拘攣、腰膝關節酸重疼痛、吐瀉轉筋、腳氣水腫、肢体酸重、筋脈拘攣等症。
川牛膝性甘、微苦、平。主治祛風、利濕、通經、活血。生用散瘀血、消癰腫。治淋病、尿血、經閉、症瘕、難產、胞衣不下、產後瘀血腹痛、喉痹、癰腫、跌打損傷。熟用補肝腎、強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攣、痿痹。
杜仲性甘、微辛、溫。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用於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餘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等症。
附子性辛甘熱。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主治心腹冷痛、脾虛腹瀉、腳氣水腫、風寒濕痹、陽萎、疽瘡漏及一切沈寒痼冷之疾。
虎脛骨丸, 出處:《黴瘡證治》卷下。 組成:虎脛骨5錢,熟地黃5錢,木瓜2錢,牛膝2錢,杜仲2錢,附子2錢。 主治:黴瘡,毒結肌肉關節疼痛,或結毒偏枯。
虎脛骨丸, 出處:《醫學正傳》卷四。 組成:蒼朮(米泔浸1-2宿)4兩,黃柏(酒浸曬乾)4兩,牛膝(去蘆)2兩,龜版(酥炙)1兩,虎脛骨(酥炙)1兩,防己1兩,當歸尾2兩(一方加炮附子5錢)。 主治:濕熱而致兩足痿弱軟痛,或如火焙,從足踝下上衝腿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