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葵散
JIAO KU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梅氏驗方新編》卷四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極寒 (0.06)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肺經 22%
大腸經 11%
小腸經 11%
胃經 11%
膀胱經 11%
腎經 11%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膠葵散中加入阿膠,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滋陰: 阿膠性味甘平,入肺、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效。膠葵散多用於血虛證,表現為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氣短等,阿膠可以補益氣血,改善這些症狀。
- 固本培元: 阿膠具有很好的滋陰補腎作用,能固本培元,增強人體抵抗力。膠葵散中加入阿膠,可以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進一步改善患者體質,預防疾病復發。
膠葵散方劑中含有冬葵子,主要基於其潤腸通便、利尿消腫的功效。
冬葵子性寒,味甘,入膀胱、大腸經,具有清熱利濕、潤腸通便的功效。其潤滑腸道,促進腸蠕動,可緩解便祕。此外,冬葵子還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有助於消除水腫。
膠葵散方劑中,冬葵子與其他藥物配合,可增強其潤腸通便、利尿消腫的功效,幫助患者改善便祕、水腫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膠葵散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療「橫逆難産」,屬婦科危急之症。「橫逆」指胎位不正或產程不順,古人認為此證多因氣血失和、胞宮濡潤不足所致。方中二藥配伍,旨在滋陰潤燥、滑利竅道,以助胎產順下。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阿膠(蛤粉炒):
- 主入肝、腎、肺經,傳統用蛤粉炒增強其滋陰止血、潤燥滑竅之效。
- 產時陰血耗損,阿膠能補血養絡,緩解胞宮乾澀,使產道潤澤,間接促進胎滑易產。
黃蜀葵子:
- 性味甘寒,古籍載其能滑利通竅、活血催生,《本草綱目》提及可治「淋澀不通」與「產難」。
- 其富含黏液質,可物理性潤滑產道,配合阿膠共奏「濡潤下行」之功,改善產程滯澀。
配伍思維
此方結構簡要,體現「標本兼顧」原則:
- 阿膠補血固本,防產時血虛氣脫;
- 黃蜀葵子通利治標,直接緩解產道不利。
二者一補一瀉,一潤一滑,共成「潤燥滑胎」之效,契合古人對難産「燥澀瘀阻」的病機認知。
潛在治療原理推論
從現代角度解讀,此方可能透過:
- 阿膠提升血漿滲透壓,維持產婦體力;
- 黃蜀葵子黏液質降低產道摩擦阻力,協調宮縮節律。
然其機製仍待科學驗證,此為基於傳統理論之推演。
傳統服藥法
阿膠一兩(蛤粉炒成珠) 黃蜀 葵子一兩
每服4錢,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膠葵散, 出處:《梅氏驗方新編》卷四。 組成:阿膠1兩(蛤粉炒成珠),黃蜀1兩,葵子1兩主治:橫逆難産。 。 主治:橫逆難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