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行血定痛丸中包含延胡索,主要是利用其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延胡索性味辛、苦、溫,歸肝、脾經,其主要活性成分為延胡索乙素,具有明顯的鎮痛、抗炎、抗凝血作用。
對於行血定痛丸所針對的疼痛,延胡索能有效舒筋活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此外,延胡索還可化瘀散結,有助於消除疼痛的根源。
行血定痛丸中加入滑石,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通利水道:滑石性寒滑,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可幫助排除體內濕熱,改善因濕熱阻滯經絡而引起的疼痛。
2.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滑石亦具清熱解毒之功,可降低體內熱毒,減輕因熱毒入侵經絡而引起的疼痛。此外,滑石能涼血止痛,有助於緩解因血瘀或熱毒引起的疼痛。
總之,滑石在行血定痛丸中,可發揮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有助於緩解因濕熱、熱毒、血瘀等因素引起的疼痛。
行血定痛丸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其藥理作用主要體現在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血液供應,從而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對於行血定痛丸所針對的疼痛症狀,例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紅花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療效。
行血定痛丸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通絡,活血止痛: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肉桂可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效果。
- 助藥力,增強療效: 肉桂與方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紅花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溫經活血、行氣止痛的作用。肉桂的溫性有助於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效力,提高整體療效。
行血定痛丸中加入紅麴,主要是為了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紅麴富含莫納可林K,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能有效促進血液流通,緩解疼痛。同時,紅麴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消除瘀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因此,紅麴的加入,有助於行血定痛丸更有效地達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治療目的。
行血定痛丸中包含桃仁,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桃仁味苦甘,性平,歸心、肺、大腸經。其具有破血行瘀、潤腸通便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此外,桃仁亦可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有助於緩解疼痛,並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在行血定痛丸的組成中加入桃仁,可有效發揮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疼痛的目的。
主治功效
行血定痛丸主治功效分析
《簡明醫彀》記載行血定痛丸主治「素喜食熱物,死血留於胃,痛」。此方劑針對因喜食熱性食物,導致瘀血停滯於胃部而引起的疼痛,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活血化瘀、理氣止痛兩大方面。
方中藥物組成精妙,各司其職,協同作用:
活血化瘀藥: 紅花、桃仁皆為活血化瘀之要藥。紅花活血化瘀力強,能消散瘀血;桃仁活血通便,且能潤腸,促進瘀血排出。延胡索則兼具活血止痛、理氣散結之功效,能更好地疏通經絡,促進瘀血的消散。
理氣止痛藥: 延胡索的理氣散結作用,配合肉桂的溫經散寒,可以有效緩解胃部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肉桂溫經散寒,並能引導藥力到達病竈部位,提升整體療效。
輔助藥物: 滑石利水通淋,清熱解毒,可以幫助排除體內濕熱,減輕胃部瘀血的形成;紅麴調理脾胃,降脂調血,有助於改善胃部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根本上改善瘀血的積聚。
綜上所述,行血定痛丸通過活血化瘀藥物迅速清除胃部瘀血,並輔以理氣止痛藥物,解除氣滯血瘀之症,最終達到止痛的目的。 方中各藥材相互配合,標本兼治,有效解決喜食熱物導致的胃部瘀血疼痛問題。 方劑中溫熱藥物的運用,也與「素喜食熱物」的病機相符,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此方劑的組成,充分體現了中醫藥配伍的智慧,以藥物之間的協同作用,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玄胡兩半,滑石5錢,紅花5錢,官桂5錢,紅曲5錢,桃仁30粒。
上為末,蒸餅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40丸,生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行血定痛丸, 出處:《簡明醫彀》卷五。 組成:玄胡兩半,滑石5錢,紅花5錢,官桂5錢,紅曲5錢,桃仁30粒。 主治:素喜食熱物,死血留於胃,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