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滯散

TONG ZH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三焦經 12%
脾經 12%
肺經 12%
胃經 12%
心經 6%
小腸經 6%
心包經 6%
腎經 6%
大腸經 6%
肝經
三焦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通滯散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其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能疏肝理氣,調暢氣機,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食少納呆等症狀。

此外,香附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改善瘀血阻滯,促進氣血運行,進一步助於通暢氣機,達到通經活絡、止痛的效果。因此,在通滯散中加入香附,可以起到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達到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各種症狀的效果。

通滯散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滋陰,潤燥通便: 阿膠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之效。通滯散主治血虛津虧、腸燥便祕,阿膠能補血滋陰,潤腸通便,改善腸道環境,緩解便祕症狀。
  2. 固本培元,促進恢復: 通滯散不僅治療便祕,更注重整體調理。阿膠能補益氣血,固本培元,有助於改善患者體質,提高免疫力,加速恢復健康。

通滯散方劑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 大黃味苦性寒,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通滯散主要用於治療腸胃積滯、腹痛便祕等症,大黃可有效地清除腸道積滯,促進腸道蠕動,達到通便排毒的效果。
  2. 攻下瘀滯: 大黃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因瘀血阻滯而引起的腹痛、便祕等症,大黃能起到攻下瘀滯、通經活絡的作用。

總之,大黃在通滯散方劑中發揮著瀉熱通便、攻下瘀滯的重要作用,是治療腸胃積滯、腹痛便祕的關鍵藥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通滯散」

通滯散,又稱「香附阿膠散」,是中醫常用的方劑之一,具有理氣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月經閉止、白帶下泄,或痢疾之後腹中生出塊狀物,手足痿弱等症。

方劑組成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香附入脾胃經,具有補益氣血之功,可用於治療氣虛所致的疲乏無力、氣短喘促等症狀。香附辛烈,氣味濃烈,以氣用事,故專治氣結為病,可用於治療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等症狀。

  • 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阿膠富含骨膠原、膠原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膠質等營養成分,能促進代謝,增強體質,益氣補血、滋陰潤燥,治貧血、經期不順、產後失血,悉有裨益。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主治功效

  • 月經閉止: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治療月經閉止。

  • 白帶下泄:本方具有清熱利濕,止帶的功效,可治療白帶下泄。

  • 痢疾之後腹中生出塊狀物:本方具有清熱利濕,殺蟲止痢的功效,可治療痢疾之後腹中生出塊狀物。

  • 手足痿弱:本方具有補氣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治療手足痿弱。

總結

中藥方劑「通滯散」,主要成分是香附、阿膠、大黃,具有理氣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月經閉止、白帶下泄,或痢疾之後腹中生出塊狀物,手足痿弱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通滯散性味辛溫,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陰道炎白帶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子宮頸炎月經稀少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通滯散, 出處:《名家方選并續集》。 組成:香附(半炒半生)、阿膠(炒)、反鼻、大黃各等分。 主治:經閉帶下,或痢後腹中生塊,手足痿弱者。

通滯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四。 組成:蒲黃2兩半,當歸(切,焙)2兩,乾薑(焙)2兩,桂(去粗皮)2兩,虻蟲(去足翅,炒)1兩,大黃(銼,炒)3兩。 主治:傷折,腹中瘀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