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蓮肉丸
LIAN RO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三十三引《海上良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腎經 20%
心經 20%
胃經 10%
肝經 10%
膀胱經 10%
肺經 10%
脾經
腎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蓮肉丸中的蓮子主要是因為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特性。蓮子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能為身體提供必要的營養素。此外,蓮子具有滋補心脾的作用,可改善脾胃功能,增強食慾,對於身體虛弱或正處於康復期的人尤其有益。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蓮子具有清心安神的效用,能緩解焦慮與失眠,適合需要舒緩壓力的人羣使用。其悠久的應用歷史,證明瞭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將蓮子納入蓮肉丸的配方中,不僅增添了美味的口感,還提升了整道菜餚的健康價值,令其成為一道兼具滋養與美味的中藥方劑。總之,蓮子在蓮肉丸中的加入,不僅有助於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還能改善精神狀態,使此方劑更具保健意義。
蓮肉丸方劑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益腎: 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蓮子則能補脾止瀉,固腎澀精。兩者合用,相輔相成,能加強健脾益腎的功效,尤其適用於脾腎兩虛、氣虛乏力、心悸失眠等症。
- 利水消腫: 茯苓為利水滲濕之要藥,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消除水腫。蓮子則能清熱利濕,配合茯苓,共同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蓮肉丸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蓮肉丸主治「夢洩白濁」,即遺精(夢中精液不自主流出)與小便混濁的症狀。古代醫家認為此證多因「心腎不交」或「脾虛濕滯」所致:
- 心腎不交:心火亢盛、腎陰不足,導致虛火擾動精室,引發夢遺。
- 脾虛濕滯:脾失健運,水濕下注膀胱,導致小便白濁;濕濁內蘊亦可擾動精關,加重遺精。
此方以蓮肉、白茯苓兩味藥配伍,標本兼顧,既能固精止遺,又可健脾利濕,針對上述病機而設。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蓮肉(去心)
- 性味歸經:甘澀平,歸脾、腎、心經。
- 作用:
- 固腎澀精:蓮肉味澀,能收斂固脫,直接止遺精、縮小便,解決「夢洩白濁」之標。
- 養心安神:蓮肉入心經,可清心火而安神,間接減少心火擾動精室的誘因。
- 健脾益氣:通過補脾助運化,從源頭減少濕濁生成。
白茯苓
-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
- 作用:
- 健脾滲濕:茯苓利水而不傷正,能引下焦濕濁從小便排出,改善白濁。
- 寧心安神:助蓮肉安定心神,調節「心腎不交」的失衡狀態。
配伍邏輯
- 澀利並用:蓮肉固澀以治標,茯苓利濕以治本,一收一利,相反相成,避免純澀留邪或純利傷正。
- 心脾腎同調:兩藥協同作用,既交通心腎以安神止遺,又健脾運濕以斷病根,契合「夢洩白濁」的核心病機。
三、劑型與服法特點
- 散劑(末):直接沖服,取藥力輕清上浮,兼顧中焦(脾)與下焦(腎)。
- 空腹白湯送服:空心(空腹)時脾胃吸收力強,白開水(白湯)助藥力迅速布散,增強藥效。
總結
蓮肉丸以簡馭繁,透過固精、利濕、安神的協同作用,從多層面調節「心—脾—腎」系統,體現中醫「標本兼治」的辨證思維。其設計符合古代對「夢洩白濁」的病理認知,尤其適用於輕症或病後調理。
傳統服藥法
蓮肉(去心)、白茯苓各等分。
上為末。
空心白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蓮肉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十三引《海上良方》。 組成:蓮肉(去心)、白茯苓各等分。 主治:夢泄白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