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粒砂

坎粒砂

KAN LI SHA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藥制劑手冊》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20.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心經 15%
肺經 15%
脾經 15%
膽經 7%
心包經 7%
膀胱經 7%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膽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坎粒砂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是基於其 疏散風寒、止痛 的功效,與方劑主治相契合。

坎粒砂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寒襲表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防風具有疏散風寒的作用,可以驅散體表的風寒之邪,從而緩解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此外,防風還有止痛的效果,可以緩解風寒所致的頭部疼痛。

因此,將防風加入坎粒砂方劑中,可以起到疏散風寒、止痛 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治療風寒襲表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坎粒砂方劑中包含透骨草,主要源於其祛風濕、通經絡之效。

透骨草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散寒除濕、舒筋活絡之功效,可有效緩解風寒濕痹所致的疼痛麻木、肢體沉重等症狀。而坎粒砂方劑本身也具有祛風濕、利水消腫的作用,透骨草的加入能加強其祛風濕之力,並促進藥物深入經絡,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透骨草的加入在坎粒砂方劑中起到協同作用,提升其整體療效。

坎粒砂方劑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之效。坎粒砂方劑多用於治療風寒頭痛、鼻塞流涕、肢體疼痛等症,川芎可有效緩解風寒引起的症狀,並改善氣血運行,減輕疼痛。
  2.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芎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坎粒砂方劑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的藥物,如桃仁、紅花等,共同發揮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坎粒砂的組成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因為當歸在中醫理論中被廣泛應用於補血和調理血行。當歸性甘、微辛,具有養血活血的特性,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虛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如面色蒼白、心悸等。在坎粒砂這一方劑中,當歸的加入可提升整體的療效,增強對於女性月經不調、氣血不足等病症的調理效果。

此外,當歸還具有調和其他藥材的特性,可以使方劑中的其他成分發揮更好的效果,達到 synergistic (協同) 的效果,提升治療的全面性。由於其在古代被譽為“婦科聖藥”,當歸也特別適合用於女性相關的健康問題,確保坎粒砂在針對特定病症時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因此,當歸的引入是基於其補血、活血及調和藥性的多重功效,旨在提高方劑的整體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坎粒砂方劑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由風寒外邪侵襲所致之痺證,症見四肢麻木、腰腿筋骨疼痛,以及寒凝經脈引起之小腸疝氣、陰寒腹痛。其機理在於風寒客於經絡,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方中生鐵屑煅紅後吸納藥汁,配合米醋拌炒發熱,透過溫熨之法使藥性直透肌腠,具散寒通絡、活血止痛之效,尤擅祛除深伏寒濕。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探討:

  1. 散邪祛風組(君藥)

    • 防風:辛溫發散,善祛風邪,兼能勝濕,為風藥中之潤劑,主「骨節痺痛」(《神農本草經》)。
    • 透骨草:辛散溫通,專入筋骨,「透骨搜風,治痺痛拘攣」(《本草綱目》)。二者合用以開腠理、驅風寒,為方中祛邪主力。
  2. 活血養血組(臣藥)

    • 川芎:辛香行散,上行頭目、下達血海,為「血中氣藥」,能活血祛風止痛。
    • 當歸:甘溫質潤,補血活血,與川芎相配,既活血通絡,又防辛燥傷血,契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
  3. 載藥溫通之品(佐使藥)

    • 生鐵屑:煅紅後吸藥汁,藉其重量與溫熱之性,深層滲透;鐵屑與米醋反應生熱,持續溫熨以散寒凝。
    • 米醋:酸收軟堅,助藥性滲透,且能緩解生鐵燥性,兼引藥入肝經(肝主筋),增強舒筋止痛之效。

整體配伍邏輯:
全方以「外治透達」為核心,結合藥物與物理溫熱效應。防風、透骨草祛風散寒治其標,川芎、當歸調血治其本;生鐵屑溫熨通陽,米醋為介質助藥力深入。此方體現中醫「內病外治」思維,尤其適用於寒邪凝滯、氣血不通之痺痛,透過局部溫通促進氣血循環,達到「通则不痛」之效。

傳統服藥法


防風8兩,透骨草8兩,川芎8兩,當歸6兩,生鐵屑1600兩,米醋96兩。散寒止痛。
生鐵屑、米醋單放。將防風等四味碎斷,置鍋內,用方中米醋加適量清水,煎煮二次,每次約二小時,取出煎液,去滓。將二次煎出液合併過濾,濃縮,待用。將生鐵屑篩選均勻,置鍋內用武火燒煅,以紅透為度。趁熱傾入藥汁,用鐵鏟不停攪拌至藥液吸盡為度。待自然冷卻後裝入袋中。
每用1袋,置大碗內,用米醋2羮匙(約重5錢)迅速拌勻,裝入布袋內,等藥物發熱後,熨敷患處,避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孕婦慎用。
  2. 脾胃虛弱者慎用。
  3.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麻痺腹股溝疝氣睪丸疼痛腫脹陰部感到寒冷四肢肌膚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坎粒砂, 出處:《中藥制劑手冊》。 組成:防風8兩,透骨草8兩,川芎8兩,當歸6兩,生鐵屑1600兩,米醋96兩。 主治:散寒止痛。主治:由感受風寒引起的四肢麻木,腰腿作痛,筋骨疼痛及小腸疝氣,陰寒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