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寬中八寶散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行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苦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功效。方中以其行氣止痛,緩解胸脘脹滿、疼痛等症狀,改善脾胃功能。
- 疏肝解鬱: 木香亦能疏肝解鬱,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胸悶、脅肋疼痛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共同調理肝脾,達到寬中理氣、消食化滯的目的。
寬中八寶散方中加入當歸尾,主要有兩點原因:
- 補血益氣,和胃止痛:當歸尾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藥效偏於補血益氣,又能和胃止痛。寬中八寶散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脘腹疼痛、食少便溏等症,當歸尾能補益脾胃,促進消化,緩解疼痛,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發揮更好的療效。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當歸尾亦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脾胃虛弱常伴有氣血瘀滯,導致疼痛加重。當歸尾能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進一步緩解疼痛,改善脾胃功能。
寬中八寶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用於治療胸悶、脹氣等症狀。其組成成分經過精心選擇,其中包含胡蘿蔔子。胡蘿蔔子在中醫學中被認為具有行氣、消食的功效,能夠幫助改善消化不良所導致的不適感。在寬中八寶散中加入胡蘿蔔子,主要是利用它溫和的性質來調節脾胃功能,促進氣機運行順暢,從而達到緩解脹滿、增進食欲的作用。
胡蘿蔔子性溫味甘,歸脾、胃經,能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對於那些由於脾胃虛弱、氣滯所致的腹脹、噁心等症狀,使用含有胡蘿蔔子的寬中八寶散可以發揮很好的輔助療效。此外,胡蘿蔔子還有助於改善消化道運動,增強消化液分泌,對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有著積極作用。總的來說,胡蘿蔔子作為寬中八寶散的一員,通過其獨特的藥性和功效,能夠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起到舒緩中焦、調理氣機的目的。
寬中八寶散中包含輕粉,主要原因如下:
- 消積化滯:輕粉性寒,能瀉熱解毒,並可消食積,對於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有明顯療效。
- 清熱解毒:輕粉可清熱解毒,對於因濕熱蘊結導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輕粉屬於毒性藥物,使用時需謹慎,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用藥。
寬中八寶散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導滯:檳榔味辛性溫,入胃經,有消食導滯、行氣止痛之效。寬中八寶散主要用於治療食積氣滯、脘腹脹痛等症,檳榔的消食導滯作用能幫助緩解這些症狀,促進消化,使氣機通暢。
- 降逆止嘔:檳榔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用於治療胃氣上逆引起的嘔吐。寬中八寶散中加入檳榔,能協同其他藥物,更加有效地緩解嘔吐症狀。
總而言之,檳榔在寬中八寶散中發揮着消食導滯、降逆止嘔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寬中八寶散中包含砂仁,主要原因如下:
- 行氣消脹: 砂仁性溫,味辛,具有行氣消脹、溫中止痛之效。方劑中加入砂仁,可以幫助理氣健脾,消除胸悶脹滿等症狀,有助於寬中健胃。
- 溫脾暖胃: 砂仁還能溫脾暖胃,對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食慾不振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砂仁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脾胃氣滯、寒凝等病症,符合寬中八寶散的功效。
寬中八寶散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行氣止痛: 沉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沉香能溫暖脾胃,行氣止痛,改善消化功能。
- 降逆止嘔: 沉香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因胃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沉香能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促進胃氣下行,緩解嘔吐症狀。
因此,寬中八寶散中加入沉香,能有效提升其行氣止痛、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治療脾胃氣滯、寒凝氣滯等症起到協同作用。
「寬中八寶散」方中加入「豬牙皁」,是基於其消積化滯的功效。
豬牙皁,又稱豬苓皁,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的乾燥菌核,味甘淡,性平,歸脾、胃經。其能健脾消食,利水滲濕,對於因脾胃虛弱、濕濁內停所致的脘腹脹滿、食積不化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在「寬中八寶散」中,豬牙皁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可增強健脾消食的效果,從而達到寬中理氣、消積化滯的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寬中八寶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七情憂思,胸腹脹滿痞塞」,屬情志失調導致氣機壅滯之證。中醫認為,憂思過度易傷脾,脾失健運則氣滯濕阻,進一步影響肝之疏泄,形成胸腹脹滿、痞塞不通。其病機關鍵為氣滯、痰濕、食積交阻,故需行氣消脹、化濕散結。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行氣破滯:
- 木香、檳榔、沉香:三藥均具辛散苦降之性,擅入脾胃與三焦。木香調中宣滯,檳榔破氣導滯,沉香沉降下氣,協同解除氣機壅塞。
- 砂仁:芳香醒脾,化濕行氣,助中焦運化。
消痰降逆:
- 蘿蔔子、真蘇子:均為降氣化痰要藥。蘿蔔子(萊菔子)消食除脹,蘇子下氣寬腸,合用可化痰濕、通腑氣,針對痞滿兼痰食交阻者。
活血通絡:
- 歸尾:活血兼能行氣,疏通氣血鬱滯,助氣機暢行。
開竅逐水(隨證加減):
- 牙皂:辛鹹性烈,能滌痰開竅,通絡散結,尤適用於痰濕膠結之頑固痞滿。
- 葶藶子、螻蛄:針對水腫、小水不利,取其瀉肺逐水、利竅消腫之效。
綜論方義
此方以「行氣為主,化痰活血為輔」,構成「寬中消痞」核心。配伍特點在於:
- 辛開苦降:木香、沉香升降氣機,檳榔、蘇子降泄痰濁。
- 動靜結合:歸尾活血防氣滯血瘀,蘿蔔子消食防積滯化熱。
- 峻藥緩投:牙皂、葶藶子等力猛,但用量輕且為末服,取其漸消緩散之功。
適用證候推演
若患者兼見痰鳴喘促,可聯想氣逆夾痰;若腹脹按之如囊裹水,則為氣滯水停,加螻蛄、葶藶子正為此設。全方契合中醫「六鬱(氣、血、痰、火、濕、食)相因」理論,從氣分入手,兼顧痰、血、水之變,體現「通則不痛」的辨治思維。
傳統服藥法
木香1錢半,歸尾1錢半,蘿蔔子1錢半,真蘇子1錢半,檳榔1錢半,砂仁1錢半,沈香1錢,牙皂1錢。
小水不利並水腫,加苦葶藶子末1錢5分,螻蛄後段炙末1錢。
上為末。
每服1錢,或2錢,黃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行氣寬中、化痰散結的功效,適合於七情憂思,胸腹脹滿痞塞的患者。
- 本方中含有輕粉,具有化痰散結、清熱解毒的功效,但也具有毒性,使用時需注意用量。
- 本方中含有檳榔,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的功效,但也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寬中八寶散, 出處:《赤水玄珠》卷五。 組成:木香1錢半,歸尾1錢半,蘿蔔子1錢半,真蘇子1錢半,檳榔1錢半,砂仁1錢半,沉香1錢,牙皂1錢。 主治:七情憂思,胸腹脹滿痞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