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挺子
QING TING Z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88)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青挺子」方劑中包含「粉霜」的原因,應與藥性及功效相關。
「粉霜」為白芍藥的炮製品,其性微寒,味酸甘,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止痛調經之效。
「青挺子」方劑主治肝腎不足、氣血虧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暈目眩、耳鳴、失眠等症狀。
「粉霜」加入「青挺子」方劑中,可發揮其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滋補肝腎、益氣養血,達到治療目的。
青挺子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膽礬。膽礬,又名膽礬,主要成分為硫酸銅,具備清熱解毒、燒灼之效。其在方劑中的添加主要是因為其特殊的藥理作用。
首先,膽礬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功能,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病理產物。在中醫理論中,許多疾病往往與熱毒有關,膽礬的使用能夠有效地清理熱邪,從而改善病情。
其次,膽礬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這對於一些由於循環不良引起的病症有積極的療效。在青挺子方劑中,膽礬可以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強化整體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最後,針對具特定病症的患者,膽礬的加入可以提供更針對性的治療手段,從而增強方劑的療效。因此,膽礬在青挺子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藥方劑的復雜性與多樣性。
青挺子方劑中含有銅綠,這在中醫藥學上屬於特殊情況,主要原因如下:
- 「銅綠」非藥材,而是銅器表面生成的「鹼式碳酸銅」,具有收斂止血、解毒消腫等功效。古代醫家可能觀察到銅器上的銅綠具有某些療效,並將其納入方劑中。
- 青挺子方劑本身較為偏方,傳承性較弱,缺乏嚴謹的科學驗證。 因此,使用銅綠這種非藥材成分,更可能源於古代民間偏方經驗,而非嚴格的醫學理論。
青挺子方劑中加入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 通竅開鬱:麝香性辛溫,能通經絡、開竅醒神,對於氣血運行不暢、心神不安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 活血止痛:麝香亦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有一定療效。
青挺子方劑通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氣血運行不暢等病症。麝香的加入,可以促進氣血循環、消腫止痛,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青挺子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雌黃(化學成分主要為硫化鉛),這在中醫藥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雌黃在傳統中醫中被認為有解毒、消腫及強壯功能,常用於療效顯著的方劑中。其主要作用在於可以用於輔助治療某些皮膚病、炎症及局部腫脹情況。
然而,雌黃的使用需謹慎,因為其含有重金屬成分,可能對人體造成毒害。因此,在現代中醫藥的應用上,對於含有雌黃的方劑,通常會進行有效性與安全性的評估,以確保能在兼顧療效的同時,降低潛在的健康風險。此外,現代中醫學也常尋找替代品,以避免雌黃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在使用任何中藥方劑前,應諮詢專業醫師的建議,以確保安全與有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青挺子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青挺子為外治方,主治「漏疳,口齒破爛生瘡」。漏疳為一種口腔潰瘍性疾病,特徵為牙齦或口腔黏膜反覆糜爛、破潰,伴隨疼痛、化膿,甚至牙齒鬆動。此方直接外用以清腐斂瘡、殺蟲解毒,針對口腔局部熱毒腐蝕之證。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核心藥物與作用
- 信砒(砒霜)、粉霜(輕粉):為劇毒礦物藥,具強烈腐蝕性。古法炒製減毒後,用以「以毒攻毒」,直蝕瘡面腐肉、殺滅寄生蟲(如疳蟲)。
- 膽礬(硫酸銅)、銅綠(鹼式碳酸銅):
- 膽礬收斂止血、蝕瘡去腐;銅綠殺蟲止癢、斂瘡生肌。二者合用可清除口腔瘡面膿液,促進癒合。
- 銅離子抗菌作用(古人視為「殺蟲」)對口腔感染有效。
- 胡粉(鉛粉)、雌黃(三硫化二砷):
- 胡粉燥濕斂瘡,雌黃殺蟲解毒,協同增強祛腐生新之效。
- 麝香:芳香透竅,活血散結,引藥透達病所,緩解局部腫痛。
配伍邏輯
- 攻毒為主,兼顧生肌:以信砒、粉霜、膽礬等腐蝕瘡面膿腐;銅綠、胡粉、雌黃收斂燥濕,防止腐蝕過度。麝香調和藥性,減緩刺激。
- 局部給藥設計:製成「挺子」(細長藥條),直接插入齒縫或瘡面,集中藥力於患處,避免內服毒性。
- 鹽水漱口預處理:清潔口腔,增強藥物滲透。
三、可能功效與治療原理
此方通過礦物藥的腐蝕性與抗菌性,達到:
- 祛腐生新:清除口腔潰瘍壞死組織,刺激健康組織再生。
- 殺蟲解毒:抑制細菌、真菌(古人稱「疳蟲」),阻斷感染源。
- 收斂止痛:銅綠、胡粉減少滲出,麝香緩解疼痛,改善症狀。
總結:青挺子為古代針對嚴重口腔潰瘍之外治猛藥,以礦物毒藥配伍,峻攻腐毒,搭配生肌之品緩和其烈性。其設計體現「去腐即生新」的治療思路,符合瘡瘍外治「腐去則肌生」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信砒(瓷瓦上炒半熟)1分,粉霜(瓷瓦上炒半熟)1分,膽礬(瓷瓦上炒半熟)1分,銅綠(生)1錢,胡粉1錢,麝香(研)1錢,雌黃(研)1錢。
上為細末。
鹽水先漱口,次以米飯掌內搓藥成挺子,如針頭大。置齒縫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青挺子,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組成:信砒(瓷瓦上炒半熟)1分,粉霜(瓷瓦上炒半熟)1分,膽礬(瓷瓦上炒半熟)1分,銅綠(生)1錢,胡粉1錢,麝香(研)1錢,雌黃(研)1錢。 主治:漏疳,口齒破爛生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