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黃散膏

蒲黃散膏

PU HUANG SAN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12.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心經 25%
脾經 25%
心包經 25%
肝經
心經
脾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蒲黃散膏中含有蒲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蒲黃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能有效消散熱毒,對於各種炎症及外傷感染具有很好的療效。
  2. 活血化瘀:蒲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血液供應,有助於消腫止痛,加速傷口癒合。

蒲黃散膏中加入蒲黃,能有效發揮其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各種炎症、外傷感染及瘀血腫痛等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蒲黃散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舌腫滿,口不能言」,即舌體腫脹塞滿口腔,導致言語困難。古代醫家認為此症多因熱毒上攻、血瘀阻絡,或風熱壅滯於舌體所致。舌為心之苗,心火上炎或外邪內蘊,皆可導致氣血壅滯,發為腫痛。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1. 蒲黃(主藥)

    • 性味功效:甘、平,入肝、心包經,具活血化瘀、止血消腫之效。
    • 作用機理
      • 活血散結:舌腫滿多伴局部血行不暢,蒲黃能化瘀通絡,改善局部氣血壅滯。
      • 清熱利濕:其性平和偏涼,可緩解熱毒上攻之腫痛,間接助消腫。
  2. 蓖麻(碎)燒煙薰之(外治輔助)

    • 性味功效:辛、甘、平,有毒,入肺、大腸經,傳統用於通竅、拔毒、消腫。
    • 治療邏輯
      • 薰法開竅:燒煙薰舌,利用辛散之性宣通壅塞,引熱外透。
      • 協同消腫:其煙氣可刺激局部氣血運行,與蒲黃共奏散結之效。
  3. 外敷與薰蒸結合

    • 調膏敷貼:蒲黃直接作用於舌體,活血消腫。
    • 紙捲蓖麻煙薰:通過藥煙滲透,加強藥力宣散,開泄經絡。

三、整體方義
此方以「外治通絡」為核心,結合活血化瘀與辛散透邪,針對舌體局部氣血壅滯之病機:

  • 急則治標:舌腫急症以消腫為先,外敷直達病所,避開內服藥之緩慢。
  • 標本兼顧:蒲黃化瘀治本,蓖麻煙薰治標,共解熱毒血瘀之結。

四、推論延伸
若舌腫伴見熱象明顯(如發紅、灼痛),蒲黃之涼性可略清熱;若因跌撲外傷致舌瘀腫,其活血功效亦能適用。而薰法之選,反映古代「就近祛邪」的治療思維,類似喉科吹藥、針刺放血等急症外治手段。

傳統服藥法


蒲黃。
上調成膏。
敷舌上下,以紙捲蓖麻(碎)燒煙薰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舌炎舌頭痛舌頭腫大言語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蒲黃散膏, 出處:《普濟方》卷五十九。 組成:蒲黃。 主治:舌腫滿,口不能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