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棺煎

破棺煎

PO GUAN JI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35

熱/寒比例

極寒 (0.1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9%
肝經 19%
膽經 19%
肺經 14%
脾經 14%
胃經 14%
心經
肝經
膽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破棺煎方劑中加入豬膽汁,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清熱解毒:豬膽汁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熱毒所致的癰疽、疔瘡、癤腫等疾病,可藉由豬膽汁的清熱解毒作用,達到消散腫毒的效果。

二、 活血化瘀:豬膽汁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消腫止痛。對於因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可藉由豬膽汁的活血化瘀作用,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破棺煎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解表散寒: 生薑性溫,具有解表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可以溫經散寒,祛除寒邪,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寒症,例如畏寒肢冷、頭昏腦脹等症狀。

2. 和中止嘔: 生薑還有和中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因寒邪入侵引起的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生薑在破棺煎中起著解表散寒、和中止嘔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能更好地治療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破棺煎」主治「乾嘔羸瘦,多睡,面痿黃,不下食,變爲陋慝」,此證屬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氣機壅滯所致。

  1. 乾嘔羸瘦:長期嘔逆傷津耗氣,加之脾胃虛弱,運化失司,氣血生化不足,形體消瘦。
  2. 多睡面痿黃:濕濁困脾,清陽不升,故精神昏沉嗜睡;脾虛血弱,面失濡養,故痿黃無華。
  3. 不下食:濕熱中阻,胃氣不降,納差拒食。
  4. 變爲陋慝:「陋慝」指隱匿惡疾(如蟲積、腐穢),反映體內濕熱久鬱,化毒生蟲,積滯成惡邪。

整體病機為 脾胃虛損兼濕熱蟲積,氣血虧虛而濁邪內蘊,屬虛實夾雜之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劑僅 豬膽汁、生薑汁、米醋 三味,配伍簡峻,直攻病所:

  1. 豬膽汁

    • 性味功效:苦寒,入肝膽經,清熱解毒、通腑利膽。
    • 作用機理
      • 瀉肝膽實火,濕熱,助疏泄以醒脾。
      • 苦降通腸,導濁邪從下竅出(「下五色惡物及細赤小蟲子」)。
      • 現代研究:膽酸鹽能刺激腸蠕動,抑制病原微生物,符合「殺蟲除慝」之效。
  2. 生薑汁

    • 性味功效:辛溫,入脾胃經,和胃止嘔、散水濕。
    • 作用機理
      • 辛散溫通,制豬膽汁苦寒之性,防傷中陽。
      • 降逆止嘔(治乾嘔),溫化中焦濕濁,助脾胃復運。
  3. 米醋

    • 性味功效:酸苦微溫,入肝脾經,散瘀殺蟲、解毒斂陰。
    • 作用機理
      • 酸收斂陰,防嘔逆過度傷津,兼緩豬膽汁峻瀉。
      • 殺蟲(如細赤小蟲子)、散結(消「惡物」積滯)。
      • 醋性下行,協同藥力直達腸道(灌下部)。

配伍特色與治療原理

  1. 苦辛酸並用,通斂兼施

    • 豬膽汁苦寒瀉熱,生薑汁辛溫開結,米醋酸收斂陰,三味合奏 清熱化濕、通腑殺蟲 之效,同時護胃氣防過瀉。
  2. 灌腸給藥,直祛腸腑穢濁

    • 藥液直接作用於腸道,刺激蠕動排出積滯(「以手急捻」助藥力上行再下行,形成氣機衝擊)。此物理性瀉法與藥理性殺蟲結合,速效祛邪。
  3. 針對「蟲積濕熱」之證

    • 古代「細赤小蟲子」可能指腸道寄生蟲或濕熱腐穢之物。豬膽汁殺菌、米醋殺蟲,生薑溫中化濕,共解「陋慝」之毒。

總結:此方以 通瀉濕熱、降逆殺蟲 爲核心,通過局部刺激與藥理作用,祛除腸腑滯邪,改善脾胃氣機,適用於虛中夾實、濕熱蟲積之頑症。

傳統服藥法


豬膽汁、生薑汁。
用米醋半合和。灌下部中,以手急捻,待氣上至喉中乃除手,必下五色惡物及細赤小蟲子。若未愈,更灌,不過3次。
忌一切毒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嗜眠症(嗜睡症)神經性厭食症嘔吐身體消瘦四肢痿軟無力經常疲勞想睡乾嘔

相同名稱方劑


破棺煎,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五引《備預百要方》。 組成:豬膽汁、生薑汁。 主治:乾嘔羸瘦,多睡,面痿黃,不下食,變爲陋慝。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