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七攻散中加入木鱉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消痰散結:木鱉子性寒,味苦,入肺、脾經,具有消痰散結、通絡止痛之效。其可有效化解痰濕凝滯,疏通經絡,對於痰火鬱結所致的咳嗽、胸悶、咽喉腫痛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 活血化瘀:木鱉子亦具活血化瘀功效,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緩解胸部瘀血疼痛。
因此,在七攻散中加入木鱉子,可有效增強其消痰散結、活血化瘀的作用,達到更佳的療效。
七攻散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據古籍記載,其組成中確實包含微量水銀。水銀,在中醫藥理中名為「輕粉」,具有強烈的殺菌及解毒效果,古人常將其應用於治療瘡癰、疥癬等皮膚病變。然而,現代醫學認為水銀有毒性,易導致神經系統損害,因此在臨床應用上已極少使用。七攻散配方中加入水銀,主要是基於古時對其強力抗菌及祛腐生肌作用的理解,旨在快速控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但鑑於其潛在風險,現代中醫多會尋找更安全的替代成分,以確保療效同時保障患者安全。
七攻散中包含輕粉,主要原因在於其「攻毒」之效。
輕粉性寒,味苦辛,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其可入肝經、膽經,能有效清熱解毒,並能散結消腫,針對一些由熱毒引起的疾病,如瘡瘍腫毒、目赤腫痛、乳癰等,有較佳的治療效果。
然而,輕粉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不可自行服用,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以避免副作用。
七攻散中含有白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消腫散結: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消腫生肌的功效。七攻散主要用於治療痰火鬱結、瘰癧結核、癭瘤等症,白礬可助於消散腫塊,改善病竈。
- 引藥下行: 白礬可引導藥力下行,使其直達病竈,發揮更佳療效。七攻散中其他藥材多為清熱解毒之品,白礬的加入可促進藥效深入病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白礬在七攻散中起著消腫散結和引藥下行的作用,是藥方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七攻散中加入花椒,是基於其辛溫散寒、祛風止痛的特性。
花椒性溫,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的功效。在七攻散中,花椒主要用於散寒止痛,與其他藥材如川芎、白芷等共同作用,起到溫經通絡、散寒解鬱的作用。
此外,花椒的辛辣氣味也有助於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進一步緩解疼痛。
七攻散中包含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鹹,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七攻散主要用於治療外感熱邪、痰熱壅肺、驚癇抽搐等病症,而硃砂可以鎮心安神,緩解驚恐不安、神志不清等症狀。
二、 解毒散結: 硃砂具有解毒散結之功效,可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消散瘀血痰濁,促進疾病痊癒。七攻散中其他藥材如川貝母、瓜蔞仁等也具有化痰止咳、清熱解毒之效,與硃砂共同作用,可增強藥效,更好地治療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七攻散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七攻散為外用方,主治「癬瘡」,即皮膚癬症,中醫認為多因風濕熱毒蘊結肌膚,或蟲毒侵襲所致。其症狀表現為皮膚搔癢、脫屑、紅斑或糜爛,常反覆發作。此方以攻毒殺蟲、燥濕止癢為核心,通過外用局部塗擦,直接作用於患處。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木鱉子
- 性味苦寒,有毒,歸肝、脾、胃經。
- 傳統用於攻毒消腫、殺蟲,外用治療瘡癰、疥癬。其毒素成分(如木鱉子素)可抑制皮膚真菌,但需控制用量以防刺激。
水銀(汞)
- 性味辛寒,大毒,古方外用取其殺蟲攻毒之效。
- 對癬症中「蟲」(即微生物如真菌)有強烈抑制作用,但現代已知其毒性,已罕用。
輕粉(氯化亞汞)
- 性味辛寒,有毒,能殺蟲止癢、攻毒斂瘡。
- 與水銀協同增強殺蟲效果,針對頑固癬瘡的腐蝕性皮損。
白生礬(明礬)
- 性酸寒,外用收斂燥濕、解毒殺蟲。
- 可減少滲出液,抑制真菌生長,改善濕瘡糜爛現象。
川椒
- 性味辛熱,溫中殺蟲止癢。
- 外用可擴張局部微循環,助藥物滲透,其揮發油(如檸檬烯)具抗菌作用,緩解搔癢。
人言(砒霜,三氧化二砷)
- 大毒,古方極微量用於腐蝕頑瘡死肌。
- 與水銀、輕粉合用,強化攻毒拔毒之力,但風險極高。
三、配伍邏輯與功效推論
此方以「毒攻毒」為核心思路,集中多種劇毒藥物(水銀、輕粉、砒霜),結合燥濕殺蟲(明礬、川椒)與消腫潰堅(木鱉子),針對癬瘡的「濕毒蟲癢」病機。其作用原理可分三層:
- 殺蟲滅菌:水銀、輕粉、砒霜直接破壞微生物(如真菌)結構。
- 燥濕收斂:明礬減少滲出,川椒促進乾燥,阻斷濕邪滋長環境。
- 腐蝕拔毒:以毒性藥物腐蝕壞死組織,迫使「毒邪」外泄。
四、潛在問題與反思
此方反映古代對頑癬的峻烈療法,然全方毒性極強(尤其水銀、砒霜),可能造成皮膚潰爛或全身中毒。現代臨床已禁用類似配伍,轉用安全的外用抗真菌藥(如黃柏、苦參等中藥替代)。分析此方可理解古人「以毒攻毒」的極端手段,但需結合當代醫學知識批判看待。
傳統服藥法
木鱉子4大個,水銀5分,輕粉5分,白生礬5分,川椒5分,人言5釐。
上為末。
用豬脂油調和,擦之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七攻散, 出處:《遵生八箋》卷十八。 組成:木鱉子4大個,水銀5分,輕粉5分,白生礬5分,川椒5分,人言5厘。 主治:癬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