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藥延胡散

沒藥延胡散

MEI YAO YAN 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3.5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心經 18%
肝經 18%
胃經 17%
肺經 9%
腎經 8%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沒藥延胡散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止痛:延胡索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其能有效解除血瘀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與方中其他藥物如沒藥、川芎等共同發揮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適用於多種疼痛病症。
  2. 疏肝解鬱:延胡索還有疏肝解鬱的功效,可以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痞滿、情緒抑鬱等症狀。對於肝氣鬱結引起的疼痛,延胡索能起到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改善病症。

沒藥延胡散中包含沒藥,主要是由於沒藥具備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等功效。

活血化瘀: 沒藥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瘀滯,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消腫止痛: 沒藥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腫脹,並具有較好的鎮痛效果,可緩解因瘀血引起的疼痛。

因此,在沒藥延胡散中添加沒藥,可以加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進而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的目的。

沒藥延胡散中加入高良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高良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消脹的功效。可溫暖脾胃,緩解延胡索、沒藥等藥材可能帶來的寒涼之氣,增強藥效。
  2. 行氣止痛: 高良薑還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可以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瘀血阻滯,協同沒藥、延胡索等藥材,達到止痛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沒藥延胡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急心氣腹痛」,即突發性心胸部或腹部絞痛,男女皆適用。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疼痛多因氣滯血瘀、寒凝經脈所致,症見猝然劇痛、痛處固定、得溫稍緩等,屬實證、痛證範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性味與歸經

  • 延胡索(5錢)
    • 性味:辛、苦,溫。歸肝、脾經。
    • 作用: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血中氣藥」,善治一身上下諸痛,尤長於疏解氣血滯澀。
  • 海帶(5錢)
    • 性味:鹹,寒。歸肝、胃、腎經。
    • 作用:軟堅散結、化痰利水,古籍亦用其緩解瘰癧結氣,此處可能用以化解痰瘀互結之滯痛。
  • 沒藥(4錢)
    • 性味:苦,平。歸心、肝、脾經。
    • 作用:散瘀定痛、消腫生肌,與延胡索協同增強活血止痛之效。
  • 高良薑(3錢)
    • 性味:辛,熱。歸脾、胃經。
    • 作用:溫中散寒、止冷痛,針對寒邪凝滯引起的腹痛。

2. 組方邏輯

  • 活血行氣為主:延胡索配沒藥,一氣一血,疏通經絡瘀阻,開鬱止痛。
  • 佐以散寒化痰:高良薑溫中祛寒,針對寒凝致痛;海帶軟堅化痰,防瘀久化熱成痰。
  • 溫酒送服增強藥力:酒性辛熱,助藥性速達病所,加強溫通散寒之效。

3. 治療機制推測

此方針對「氣滯血瘀挾寒」之痛證,通過以下途徑起效:

  1. 通絡止痛:延胡索、沒藥直接作用於氣血瘀滯處,緩解痙攣性疼痛。
  2. 溫散寒凝:高良薑中和海帶之寒性,同時驅散內寒,改善冷痛。
  3. 痰瘀並治:海帶防止痰濕與瘀血膠結,適合痰瘀互阻的複雜痛證。

三、總結

沒藥延胡散以行氣活血為核心,佐以溫散寒邪、化痰散結,適用於急性的心腹氣滯血瘀痛證,尤其兼寒象者(如遇冷加劇、得溫痛減)。其組方體現「通則不痛」之理,注重氣血同治、標本兼顧。

傳統服藥法


延胡索5錢,海帶5錢,沒藥4錢,良薑3錢。
上為細末。
每服3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氣虛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

相同名稱方劑


沒藥延胡散, 出處:《瑞竹堂方》卷二。 組成:延胡索5錢,海帶5錢,沒藥4錢,良薑3錢。 主治:男人婦人急心氣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