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音人參胡桃湯
GUAN YIN REN CAN HU T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五引《夷堅·已志》卷三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8.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觀音人參胡桃湯」中包含人參,主要是基於人參的補益功效。
人參為補氣藥,能益氣補脾,生津止渴,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對於因氣虛所致的疲乏、體虛、心悸、氣短、食慾不振等症狀,人參可起到顯著的改善作用。
在「觀音人參胡桃湯」中,人參與胡桃、觀音參等藥材協同作用,共同達到補益氣血、滋陰潤肺、強健體質的效果,適用於氣血不足、體虛乏力、咳嗽痰多等症狀。
觀音人參胡桃湯中加入胡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精: 胡桃仁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固精、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遺精滑精、大便乾燥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 滋陰潤燥: 胡桃仁富含油脂,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改善因腎陰虛引起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搭配觀音人參,可增強補腎滋陰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觀音人參胡桃湯之傳統功效與主治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療「肺腎虛衰喘嗽」及「痰喘氣乏」。其效著重於補益肺腎、納氣定喘,尤其針對久病虛喘、咳喘痰多而屬虛證者。如《濟生方》所錄「人參胡桃湯」、《普濟方》引《經驗良方》之「觀音散」,皆強調其急救痰喘危證之能,如案例所述小兒痰喘垂危,服少量即效,顯見其「補虛固脫」之特性。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新羅人參(高麗參)
- 性味甘微苦溫,歸肺、脾經,具大補元氣、益肺健脾之效。
- 肺主氣,人參補肺氣以助呼吸之能;腎主納氣,人參益氣間接助腎攝納,改善「氣乏喘促」。
- 古醫家謂其「治虛勞內傷,喘咳自汗」,正合肺腎兩虛之病機。
胡桃肉(連皮用)
- 性味甘溫,歸腎、肺經,補腎溫肺、潤燥化痰。
- 《本草綱目》載其「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皮澀斂肺氣,仁潤化痰涎,合用既助人參補益,又直接斂肺定喘。
- 胡桃富油脂,能潤肺燥,緩解痰黏難咯之狀,與人參之燥性相制衡。
配伍思辨
此方為「補肺腎、定虛喘」之簡效配伍:
- 肺腎同補:人參補上焦肺氣,胡桃補下焦腎元,符合「虛喘責之肺腎」之理。肺氣足則宣發有度,腎氣充則攝納有力,喘嗽自平。
- 標本兼顧:人參治本(氣虛),胡桃治標(痰喘),尤其胡桃連皮用,既固表防氣耗,又澀肺減喘逆,體現「急則斂肺,緩則培元」思路。
- 藥簡力專:兩藥皆溫補,然人參得胡桃之潤,免過燥傷陰;胡桃得人參之助,化痰不耗氣,相輔相成。
古籍案例佐證
如《普濟方》所述「痰喘五晝夜不食」之危症,以少量(一蜆殼)即效,反映此方對「虛痰上壅」之獨到處:
- 人參急固欲脫之氣,胡桃驟斂浮越之痰,藥力直趨肺腎,故能「少劑峻補」救急。
總而言之,此方之理在於「補虛攝氣,潤肺化痰」,針對肺腎氣虛、痰阻氣逆之喘嗽,藉甘溫質潤之性,復臟腑之常,喘自止矣。
傳統服藥法
新羅人參1寸許,胡桃肉1個(去殼,不剝皮)。
定嗽止喘。
煎湯服。
痰喘:溧陽洪輯幼子病痰端將危,凡五晝夜不乳食,用此方煎湯一蜆殼,灌之,喘即定。
}人參胡桃湯(《濟生》卷二)、觀音散(《普濟方》卷一五八引《經驗良方》)、參桃湯(《古今醫鑒》卷四)、神授湯(《醫林繩墨大全》卷二)、參胡湯(《證治匯補》卷五)、觀音應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觀音人參胡桃湯, 出處:《百一》卷五引《夷堅·已志》卷三。 組成:新羅人參1寸許,胡桃肉1個(去殼,不剝皮)。 主治:定嗽止喘。主治:肺腎虛衰喘嗽。痰喘氣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