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廣大重明湯中包含龍膽草,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瀉火,除濕解毒:龍膽草味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除濕解毒之效,可針對肝膽濕熱所引起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口苦咽乾等症狀。
- 疏肝利膽:龍膽草能疏肝利膽,有助於改善肝膽功能,促進膽汁分泌,利於肝膽濕熱的排出。
因此,龍膽草在廣大重明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治療因肝膽濕熱引起的目疾。
廣大重明湯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解痙的功效。該方主要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而防風可有效驅散風寒邪氣,緩解眼部疼痛和炎症,改善視力。
2. 疏散風熱: 防風亦能疏散風熱,對於風熱上攻所致的目赤腫痛、頭昏腦脹等症狀,防風能起到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作用,使眼睛恢復清亮,視力得以改善。
因此,廣大重明湯中加入防風,可起到祛風止痛、疏散風熱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眼部疾患,恢復視力。
廣大重明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廣大重明湯中包含多種藥材,藥性複雜,甘草能起到協調各藥物的作用,避免藥物相互抵觸,使藥效更協調、穩定。
- 保護脾胃: 甘草能健脾益氣、和胃止嘔,對於一些脾胃虛弱的患者,可以保護脾胃功能,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傷,使藥物更易吸收和發揮效用。
廣大重明湯中包含細辛,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溫經散寒,通鼻竅: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可溫散寒邪,通利鼻竅。對於因寒邪阻滯鼻竅而引起的鼻塞、流涕、嗅覺減退等症狀,細辛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 祛風止痛: 細辛亦有祛風止痛之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頭昏、肢體疼痛等症狀,細辛能起到緩解作用。
因此,廣大重明湯中加入細辛,可起到溫經散寒,通鼻竅,祛風止痛之效,用於治療因風寒邪氣侵襲導致的鼻塞、流涕、頭痛、頭昏等症狀,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廣大重明湯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目疾外顯之濕熱風火證,其症狀特徵如下:
- 病位偏表:集中於眼睑、眼弦(目眶邊緣)等體表黏膜,見赤爛、熱腫、生瘡,屬「風濕熱邪鬱滯肌腠」之象。
- 病性屬熱:疼痛、眵淚(黃稠分泌物)、胬肉(結膜增生)泛長,反映肝膽或脾胃積熱上攻。
- 兼挾風邪:癢痛交作、抓破難癒,乃「風勝則癢」之表現,風邪與濕熱搏結,故纏綿不癒。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 龍膽草為君:
- 性苦寒,專瀉肝膽實火、清下焦濕熱。眼睑屬脾,而肝開竅於目,肝火熾盛可刑剋脾土,致眼睑濕爛。龍膽草直折火勢,切斷肝火犯目之病機。
- 防風為臣:
- 辛溫散風,質輕上行,能「祛風勝濕」。風邪為癢痛之主因,防風既可疏解外風,又能宣散眼睑鬱熱,與龍膽草寒溫並用,防其苦寒冰伏邪氣。
- 細辛為佐:
- 辛香竄透,善通竅絡、止疼痛。目赤腫痛乃氣血壅滯,細辛溫通走竄,助龍膽草清熱之力透達病所,取「火鬱發之」之意。
- 生甘草為使:
- 甘緩和中,解毒斂瘡。其製為「錠」緩煎,既調和諸藥寒溫峻性,又以其黏稠之性形成保護膜,潤澤潰爛眼睑。
外用機理
- 煎湯熱洗:利用熱氣蒸騰開泄毛竅,引藥力直達病所。
- 頻次密集(日5-7次):濕熱膠結難祛,須反覆清洗以滌濁邪。
- 洗後闔眼:使藥液久駐患處,同時避免外界風邪再度襲入。
整體配伍思維
此方體現「清、散、通」三法:
- 清:龍膽草直瀉火毒。
- 散:防風、細辛開鬱透邪,防熱毒內陷。
- 通:細辛通絡止痛,甘草解毒護瘡。四藥量輕卻力專,契合眼科外治「輕靈取效」之旨。
傳統服藥法
龍膽草1錢,防風1錢,生甘草1錢,細辛1錢。
上銼如咀,納甘草不銼,只作1錠,先以水1大碗半,煎龍膽1味,至1半,再入余3味,煎至少半碗,濾其滓,用清帶熱洗,以重湯坐令熱,日用5-7次。但洗畢,合眼1時。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廣大重明湯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血。本方含有龍膽草,有小毒,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廣大重明湯, 出處:《瘍醫大全》卷十一。 組成:防風、北細辛、甘草、龍膽草、菊花各等分。 主治:眼癢。
廣大重明湯, 出處:《審視瑤函》卷三。 組成:防風、川花、椒、龍膽草、甘草、細辛各等分。 主治:兩目臉赤爛熱腫痛,並梢赤,及眼瞼癢極,抓至破爛,眼楞生瘡痂,目多眵痛,隱澀難開。
廣大重明湯, 出處:《蘭室秘藏》卷上。 組成:龍膽草1錢,防風1錢,生甘草1錢,細辛1錢。 主治:兩目瞼赤爛,熱腫疼痛,及眼瞼癢痛,抓之至破,眼弦生瘡,目多眵淚,隱澀難開;胬肉泛長而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