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引子

CHAI HU YIN Z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顱囟經》卷下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胃經 21%
腎經 13%
肝經 13%
脾經 8%
大腸經 8%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膽經 4%
肺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引子以柴胡為君藥,原因如下:

  1. 柴胡疏肝解鬱,引藥入肝:柴胡為疏肝解鬱之要藥,能解肝氣鬱結,並引導其他藥物直達肝經,發揮藥效。方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清熱瀉火,芍藥養血柔肝,皆需柴胡引導,纔能有效作用於肝臟。
  2. 柴胡引領諸藥,共奏效力:柴胡引子以柴胡為君藥,其他藥物皆以之為引,相互配合,共奏疏肝解鬱、清熱利濕、養血柔肝之功效。柴胡居中調和,使諸藥各司其職,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柴胡引子方中使用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軟堅散結: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之功效。柴胡引子用於治療肝膽濕熱、氣機阻滯所致的胸脇脹痛、脅肋疼痛等症,鱉甲可清熱解毒,軟堅散結,與柴胡、黃芩等藥物相配伍,增強清熱解毒、疏肝理氣之效。
  2. 滋陰潛陽,降火退熱:鱉甲具有滋陰潛陽、降火退熱的功效,可抑制肝陽上亢,有助於緩解患者的肝火旺盛、胸脅疼痛等症狀。

柴胡引子中加入知母,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 清熱瀉火:柴胡引子為疏肝解鬱,清熱利濕之劑,而知母性寒,善於清熱瀉火,可配合柴胡等藥物,增強清熱解毒之效,尤其適用於熱毒蘊結、肝火上炎等症狀。

二、 滋陰潤燥:知母不僅能清熱瀉火,還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可緩解柴胡等藥物可能造成的燥熱之弊,使其清熱解毒之效更趨穏健。

總之,知母在柴胡引子中發揮着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提升方劑的療效,使其更適合治療熱毒蘊結、肝火上炎等症。

柴胡引子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氣,引藥下行: 桔梗性平,味辛甘,入肺經,具有宣肺利氣、開宣肺竅、利咽止咳之效。柴胡引子以柴胡疏肝解鬱為主,桔梗可助其宣散鬱氣,並引導藥力下達肝膽,達到疏肝理氣、降逆止嘔之效。

2. 促進藥物吸收,增強療效: 桔梗具有通竅利氣的作用,可促進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柴胡引子中其他藥物如柴胡、黃芩等,需要透過桔梗的引導,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功效,達到治病的效果。

柴胡引子中加入枳殼,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理氣: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消食化積之效。柴胡引子以疏肝解鬱為主,而枳殼可助柴胡疏肝解鬱,使氣機通暢,解除肝鬱氣滯所致的諸症。
  2. 行氣止痛: 枳殼能行氣止痛,對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脅肋疼痛、胸悶氣短等症狀,可起到緩解作用。同時,枳殼與柴胡、香附等藥物合用,可增強其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效果。

總之,枳殼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柴胡引子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效果,使其療效更佳。

柴胡引子中包含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滋陰生津: 玄參味甘苦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生津的功效,可與柴胡、黃芩等藥物協同作用,清泄肝膽之熱,兼顧滋陰潤燥。
  2. 緩解熱毒傷津: 柴胡引子主要用於治療肝膽濕熱證,患者常表現出口苦咽乾、小便赤黃、舌苔黃膩等症狀,玄參的滋陰生津作用可緩解熱毒傷津,降低體內熱邪,使病情得以緩解。

柴胡引子中包含升麻,主要原因有二:

  1. 疏散風熱,透邪外出: 柴胡引子主治外感風熱,症見發熱、頭痛、惡寒、無汗等。升麻性微寒,味甘辛,具有疏散風熱、透邪外出之效,可助柴胡解表散熱,驅除外邪,使病邪從體表透出,達到治療目的。
  2. 升陽舉陷,提氣託毒: 升麻兼具升陽舉陷之功,可提振氣血,將病邪向上引導,使其從體表排出。此舉有助於緩解因邪氣入侵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減輕患者的病痛。

主治功效


柴胡引子

中藥方劑「柴胡引子」由柴胡、鱉甲、知母、桔梗、枳殼、玄參、升麻七味藥材組成。主治嬰兒走路遲緩,多因自小抱得多,以致腳部筋骨細弱無力,或因骨熱疳勞,肌肉消瘦所致。

鱉甲

鱉甲性寒、味鹹、甘,具滋陰平肝、清熱瀉火之效。適用於陰虛發熱、肝火上炎、驚風抽搐、月經不調等症。

柴胡

柴胡性微寒、味苦,具有疏肝解鬱、清熱解毒、退燒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肝鬱氣滯、脅痛吐血、發熱惡寒、瘧疾、痢疾等症。

知母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適用於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等症。

桔梗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具有宣肺止咳、化痰利咽的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等症。

枳殼

枳殼性寒、味苦,具有理氣行滯、消食化積的功效。適用於胸脅脹滿、食積不化、嘔吐呃逆等症。

玄參

玄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適用於熱病煩渴、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大便燥結等症。

升麻

升麻性微寒、味甘、苦,具有辛發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於感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症。

總結

中藥方劑「柴胡引子」具有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理氣行滯、清熱涼血、發汗解表的功效。適用於嬰兒走路遲緩,多因自小抱得多,以致腳部筋骨細弱無力,或因骨熱疳勞,肌肉消瘦所致。

傳統服藥法


柴胡、鱉甲(米醋塗炙)、知母、桔梗、枳殼(麩炒,去瓤)、玄參、升麻各等分。
上銼細。
3歲以下取藥半兩,水5合,煎2合,去滓,分兩服,空心食前、後各1服。後用澡浴方。
忌毒物。
本方方名,《準繩·幼科》引作「柴胡飲」 。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小兒行遲,但如果小兒有發熱、口渴、煩躁等熱證,則不宜使用。
  • 本方有活血通絡的作用,如果小兒有出血傾向,則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引子, 出處:《症因脈治》卷三。 組成:柴胡、黃芩、廣皮、人參、甘草、大黃。 主治:氣熱不得卧,左關數大。

柴胡引子, 出處:《顱囟經》卷下。 組成:柴胡、鱉甲(米醋塗炙)、知母、桔梗、枳殼(麸炒,去瓤)、玄參、升麻各等分。 主治:小兒行遲,小兒自小傷抱,腳纖細無力,行止不得,或骨熱疳勞,肌肉消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