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耳子軟膏

蒼耳子軟膏

CANG ER ZI RUAN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8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50%
肝經 50%
肺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蒼耳子軟膏中含有蒼耳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驅風止癢: 蒼耳子性溫,味辛,具有驅風止癢的功效。其揮發油可抑制皮膚真菌生長,有效治療濕疹、皮炎、癬症等皮膚病。
  2. 消腫止痛: 蒼耳子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外傷引起的紅腫、疼痛有一定療效。

因此,蒼耳子成為蒼耳子軟膏中不可或缺的成分,發揮驅風止癢、消腫止痛的作用,達到治療皮膚病的功效。

蒼耳子軟膏中加入豬脂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藥效:豬脂膏性溫潤,具有滋潤皮膚、促進藥物滲透的作用。蒼耳子性苦辛、溫,能止癢、殺蟲、消腫。兩者相合,可使藥力更易於滲入患處,達到更好的止癢、消腫、殺蟲效果。
  2. 改善藥性:蒼耳子性燥,單用易造成皮膚乾燥。豬脂膏具有潤燥的作用,可緩解蒼耳子的燥性,避免刺激皮膚,使藥物更加安全有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臁瘡為中醫病名,指發生於小腿下1/3(臁骨部位)的慢性潰瘍,多因濕熱下注、氣血瘀滯或氣血虧虛所致。古代醫家以蒼耳子搭配豬脂外治,主要取其祛風濕、殺蟲止癢、收斂生肌之效,針對臁瘡局部瘡面糜爛、滲液或久不收口等症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蒼耳子(炒黃,研細末)

    • 性味功效:辛、苦、溫,有小毒;歸肺、肝經。傳統用於祛風濕、通鼻竅、殺蟲止癢。炒黃後減低毒性,增強燥濕收斂之性。
    • 外用機理
      • 抗菌消炎:現代研究顯示,蒼耳子含蒼耳苷、酚類等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皮膚感染菌種有抑制作用。
      • 收斂瘡面:細末狀能吸附瘡面滲液,促進乾燥結痂。
  2. 豬脂(煉製)

    • 基質作用:作為傳統軟膏載體,具滋潤、封閉特性,防止瘡面乾裂,緩解局部氣血凝滯。
    • 協同效應:與蒼耳子配伍,既能緩解蒼耳子燥烈之性,又可延長藥效滯留時間,助藥物滲透。

方劑配伍邏輯

此方體現「燥濕結合」的思維:

  • 蒼耳子針對「濕毒」:燥濕祛邪,抑制感染。
  • 豬脂針對「燥裂」:潤膚護瘡,防止瘡周氣血耗傷。
    兩者相配,一攻一守,共奏祛濕斂瘡、生肌護膚之效,契合臁瘡「濕瘀夾雜」的病機特點。

傳統服藥法


蒼耳子(炒黃,研細末)60克,豬脂120克。
配成軟膏,外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蒼耳子軟膏,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蒼耳子(炒黃,研細末)60g,豬脂120g。 主治:臁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