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膏灌耳方

豬膏灌耳方

ZHU GAO GUAN ER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極寒 (0.08)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豬膏灌耳方」中使用「豬脂膏」的原因主要有二:

  1. 滋潤補益: 豬脂膏性溫潤,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耳部疾病常伴有乾燥、疼痛等症狀,豬脂膏可潤滑耳道,減輕疼痛,同時滋養耳部組織,促進修復。
  2. 傳導藥力: 豬脂膏為油脂性物質,具有良好的滲透性,可將藥物有效地傳遞至耳部患處,提高藥效。一些藥材難以直接作用於耳部,藉由豬脂膏的載體作用,可以更好地發揮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豬膏灌耳方】之傳統分析與原理探討

一、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百蟲入耳」。古時環境蟲蟻易入耳竅,引發瘙癢、疼痛、異響,甚則損傷耳膜。豬膏(豬脂)與青錢共煎後取油灌耳,旨在誘蟲排出或殺滅,為急救外治之法。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豬膏(豬脂)

    • 性味甘涼,具潤燥、解毒之效。《本草綱目》載其「利血脈、散風熱、潤肺」,外用能軟化纖毛與蟲體,潤滑耳道。油脂黏滯性可黏附蟲體,或封堵蟲體氣孔致窒息,輔以溫度刺激迫使蟲退出。
  2. 青錢(銅錢)

    • 古代銅錢含銅、鉛、錫等金屬。《本草拾遺》言銅屑「殺蟲」,可能與金屬離子對蟲體神經毒性有關。銅錢煎煮後,微量金屬成分溶入豬膏,增強殺蟲之效。青錢亦可能作為導熱介質,使豬膏均勻受熱,提升穿透力。

三、配伍思維與作用機制

  • 協同殺蟲:豬膏物理性包覆蟲體,銅離子化學性干擾蟲體代謝,雙重作用促蟲死亡或逃離。
  • 潤竅引流:油脂潤滑耳道,減緩蟲體活動,兼防耳道擦傷,潤澤下或使蟲體隨脂流出。

此方體現古代「以油制蟲」與「金屬毒性」的經驗結合,雖現代少用,然其外治理念仍具啓發性。

傳統服藥法


豬膏2合,青錢14文。
上2味,以錢納豬膏中煎之,去錢。以豬膏少少灌入耳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豬膏灌耳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 組成:豬膏2合,青錢14文。 主治:百蟲入耳。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