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脂湯

鹽脂湯

YAN ZHI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極寒 (0.08)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鹽脂湯中使用豬脂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潤燥滑腸: 豬脂膏性潤滑,可潤燥滑腸,幫助排泄,治療便祕、燥結等症狀。
  2. 滋陰補虛: 豬脂膏性溫和,可滋陰補虛,改善因陰虛所致的皮膚乾裂、口乾舌燥等症狀。

此外,豬脂膏還能與其他藥物相互配合,發揮更好的療效。例如,鹽脂湯中的鹽,可以增強潤滑作用,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鹽脂湯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指痛欲脫」,意指手指因寒凍、外傷或氣血不通導致劇痛,甚或局部組織壞死欲脫落的症狀。其用法為外敷,以溫熱藥液浸泡患指,屬古代簡便急救之法。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1. 豬脂(豬油脂)

    • 性味功效:甘、微寒,入脾胃經,傳統用於潤燥、解毒、生肌。
    • 本方作用
      • 物理保護:油脂覆蓋皮膚可隔絕外界刺激,減少疼痛。
      • 溫潤滲透:加熱後油脂能軟化局部組織,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寒凝血瘀之痛。
      • 修復作用:古籍載其能「滑腠理、續斷傷」,助受損組織滋養。
  2. 鹽(食鹽)

    • 性味功效:鹹、寒,入腎經,能軟堅散結、清熱解毒,外用可引藥透達。
    • 本方作用
      • 滲透消炎:高滲鹽分可減輕局部水腫,抑菌防腐(古人雖無微生物概念,但經驗知其「解毒」)。
      • 溫通散寒:加熱後鹽的溫熨效應,協同豬脂深入筋脈,散寒止痛。

三、配伍邏輯與機理

  • 協同增效
    豬脂與鹽共煮,油脂溶解鹽分後形成溫熱藥液,兼具「潤養」與「滲透」之力。鹽助藥性深入,油脂延緩鹽分揮發,使藥效持久作用於患處。
  • 針對病機
    「指痛欲脫」多因寒邪凝滯或氣血不通,此方透過溫熱外敷直接溫通局部經絡,軟堅散結,緩解疼痛;油脂潤澤亦可防乾裂壞死,符合「急則治標」之理。

四、延伸思考

此方體現古代「簡、便、廉」的治療智慧,雖藥味極簡,卻契合「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原則。後世或可結合活血化瘀藥(如當歸、紅花)加強療效,然原方專注局部溫潤,對輕症或急救仍具實用價值。

傳統服藥法


豬脂、鹽。
豬脂和鹽煮令消,熱納指中一食久,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鹽脂湯, 出處:《千金》卷二十二。 組成:豬脂、鹽。 主治:指痛欲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